第A10版:教育周刊

以影片为镜认清自己认识教育

洛社中心小学以观影鉴赏赋能教师队伍建设

  观影识教,这是锡城一所小学培养教师队伍的又一创新形式。“用另一面镜子看孩子,用另一种思维看教育。”“要努力成为那个有耐心、有恒心,并且有信心的唯一。” 在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小龙人剧场的一面黑板上,用粉笔画的大星星里贴着不同颜色的星形便利贴,上面皆为该校教师在观看了影片《地球上的星星》后所写下的感悟。采访获悉,观影识教已经成为洛社中心小学“至贤”好教师团队建设的举措之一,目前他们确定了10部待观看的教育电影。

  看到教育电影的力量

  聚焦一个孩子的成长故事,让观者泪水和欢笑同在,思考和感悟随行。《地球上的星星》正是这样一部电影。

  “要做一个擦星星的人,让世界更明亮。”与教师们一起观看影片《地球上的星星》后,洛社中心小学校长李勤颇有感触,“每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有的十分亮眼、有的只发着微弱的亮光,有的甚至蒙上了一层灰。但只要帮他拂去尘埃,再弱小的星星都能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随后观影的教师纷纷上台分享了自己的所思所感,他们都表示,从电影的人物和情节中看到了自己与学生的影子。

  洛社中心小学的教育影片分享从去年就开始了。学校教师共同观看的首部影片是李勤所推荐的《未来学校——新生体验》。四名教师从对话、温度、信任和倾听等四个不同视角分享了电影中最触动自己的场景。“对未来学校的探索,就是对未来教育的探索,也是对充满理想气质的当下学校教育的探索,是对解决当下教育问题、教育困境的探索。”李勤说,未来教育重在唤醒、激励和支持,是指向未来素养养成的教育。而未来教师,是学生的心灵启蒙师、课程设计师、活动策划师、学习的陪伴者、引导者和激励者。

  通过影片《未来学校——新生体验》,李勤查找了关于导演徐立的相关分享和更多主题的教育影片,也因此看到了电影的教育价值。“比起被教育,教师更需要被唤醒。一部教育电影就是一个教育话题的切入,教师的观看过程就是他们主动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李勤说。

  观影中观己,教师们在转变

  电影来源于生活,而教师能够在一部部影片中看到自己、思考自己进而改变自己。

  “看完《地球上的星星》后,我热泪盈眶。”同为教师,洛社中心小学五年级英语教研组组长虞阳将自己代入了电影情节。她回忆道,电影主人公伊夏有活力、有想法,后来却因为成绩这一把尺而受挫,失去了原有的光彩,直到一名美术教师的出现。她班上几名学生与伊夏的处境相似。“最近班上在做圣诞贺卡,有个男生虽然成绩不突出但是手工方面很有天赋,这次贺卡也做得很出色。”虞阳笑言,虽然男生在英语记单词上有些困难,但是通过做贺卡,他说自己记住了“Marry Christmas”,并激动地强调自己一定不会忘记这个词组,这何尝不是一种进步?

  “没有不好,只有不同,因此要有更多尺子‘量’更多学生。”李勤总结了近期所观看的电影带来的感触。她表示,对于“特别”的学生,一般教师在“差”和“异”之间往往将重点放在“差”,而优秀教师会更重视学生的“异”。如今,虞阳十分重视与学生的交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我希望适时的表扬不仅能影响学生,还能影响到他们的家庭,为他们未来成长打下基础。”虞阳表示,一部部教育电影带给她的是更充足的教育热情和更明确的教育方向。

  从电影中看到的教育方法也被洛社中心小学教师们用到了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中。今年开学,该校一年级新生开启了校园探索之旅。这次学校教师没有带队走既定路线,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前去打卡校园。此外,还有更多创造性活动等待他们开启。

  一支好教师团队这样炼成

  凝心、养才、立品、化人,这是洛社中心小学“至贤”好教师团队建设的目标。凝心即坚定教育理想,将此放在培养目标的首位,体现了学校对其重视。今年,洛社中心小学展开“至贤”教师的形象设计,提出教师是肩负使命的“行者”、读懂学生的“智者”、重组课程的“能者”等理念,强化教师的自我认同感。

  好教师需要热情、信念和理想,更不能缺少扎实的教学技能和理论基础。一年来,洛社中心小学的阅读活动以及各类课堂研究等活动不断深入。

  对经典书籍最大的致敬,是“读进去”“讲出来”“做下去”。以“四季阅读”项目活动为抓手,洛社中心小学从读懂儿童、读懂学科、读懂教学和读懂自我四个维度切入,引领教师读懂好书,丰富理论知识。

  课堂是教师立身之本。在原有课堂转型经验的基础上,洛社中心小学进一步深化“双减”背景下的“润泽·生长”课堂建构研究,各学科依据各级研修平台,精心设计研修主题,策划活动,通过专家讲座、同课异构、一课三磨等举措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目前,洛社中心小学各学科都凝练出了不同研修主题,形成研修系列。

  基于“聚贤成社 洛泽童年”的核心文化理念,学校整体架构“小水滴”课程,学校确立“水之源”“水之灵”“水之跃”三大课程群,分别对应国家基础课程和润心德育课程、学科延伸课程和个性社团课程、项目探究课程和行走研学课程。李勤表示,课程架构、精选、优化和高质量实施的过程,也是提升教师育人水平的过程。(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