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融媒 党建

无锡QFLP试点工作交出亮丽成绩单——

19支QFLP基金总计超28亿美元

  近日,随着2支超千万美元QFLP基金的落地,无锡市QFLP基金数量已达到19支,基金总规模超过28亿美元,基金数量与规模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

  据悉,最新落地的是新吴区的2支QFLP基金:无锡云初一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由云九资本发起设立,基金规模4000万美元,首期为7301万元人民币,主要投资高科技、互联网和医疗健康等领域;无锡锦秋华澄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由锦秋资本发起设立,首期基金规模1001万美元,主要投资科技领域,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智能硬件、企业服务与产业升级等方向。

  2022年,出现在无锡的VC/PE机构更多了。从早前的红杉中国、光大控股、高瓴,到春华资本、鼎晖投资、科勒资本,如今还有源码资本、经纬中国、一村资本、弘晖基金……“在2022年末疫情最严峻的时候,QFLP基金的申报工作也没有停摆,由线下会商改为线上会商,5个会商部门加班加点,在12月末审核通过了4个QFLP基金项目。”无锡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保持我市QFLP基金在规模和数量上的领先优势,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牵头对《试点办法》的部分条款进行修改优化,目前修订后的《试点办法》已经出台。《试点办法》的优势条件和专业周到的会商服务为QFLP基金招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般在两周时间内,相关申请的项目方就可拿到试点资格批复。

  江阴临港开发区招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QFLP基金的优势在于外汇资金可在外资私募基金层面结汇为人民币,并以人民币对国内实体项目进行股权投资,打破传统外资利用方式,进行创新基金招商,为扩大境外资金投资境内实体产业项目提供了新渠道。

  2022年,开拓QFLP基金是惠山区坚定落实开放型经济创新与发展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在挖掘和推动QFLP基金落地的过程当中,惠山经开区始终在积极寻求与国际化的资本方、产业投资方建立联系,其设立的QFLP基金投向境内的医疗健康、新兴科技等领域的优质企业,旨在带动无锡新兴产业经济的发展。”惠山科技金融中心相关负责人坦言。

  据了解,QFLP基金的试点,在为无锡实体经济和产业转型发展注入外资活力的同时,也为全市带来海内外先进的资产投资管理经验,此举无疑将进一步提升无锡金融业双向开放的格局。

  (刘虹)

  无锡QFLP基金年度盘点

  江阴 落地QFLP基金2支,总规模共计3亿美元,采用内管外模式,募集资金来自美国,投向生物医药、消费科技、科技数字化、健康医疗等行业领域。

  宜兴 落地QFLP基金1支,规模3000万美元,采用内管外模式,募集资金来自开曼群岛,投向清洁能源、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

  梁溪 落地QFLP基金2支,总规模约1.3亿美元,采用内管外模式,募集资金来自新加坡、开曼群岛,投向智能制造、科技创新、新消费等领域。

  锡山 落地QFLP基金1支,规模2亿美元,采用外管外模式,募集资金来自开曼群岛,投向电信、科技、媒体行业(即TMT)的早期私募股权项目。

  滨湖 落地QFLP基金2支,总规模6.5亿美元,采用内管外模式1支、外管外模式1支,募集资金来自中国香港,投向节能减排、储能等领域。

  新吴 落地QFLP基金3支,总规模7000万美元,采用内管外模式,募集资金来自新西兰、开曼群岛、中国香港,投向消费升级、医疗健康、人工智能、产业升级等领域。

  经开 落地QFLP基金4支,总规模5.8亿美元,采用内管外模式2支、外管外模式2支,募集资金来自百慕大、中国香港、开曼群岛,投向大健康、芯片、信息安全、物联网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