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专题 发布厅

民族团结一家亲 石榴花开耀锡城

——2022年全市创建江苏省第三批民族工作“红石榴家园”剪影

  创建江苏省第三批民族工作“红石榴家园”,是2022年度省民宗委的一项重点工作,全市上下紧紧扣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多方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在全市形成了浓厚的创建氛围,涌现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红石榴家园”。

  ■江阴市海澜集团

  海澜集团现有来自全国各地43个民族2695名少数民族员工,集团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多项荣誉。多年来,海澜集团党委连续开展“多一克温暖”公益行动,围绕“红石榴就业行动”“东西部青少年文化交流”积极落实中央扶贫助困和民族政策。

  ■江阴市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近年来,中船澄西全力打好“澄里石榴红”工作品牌,通过“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全覆盖,先后建成4个同心阵地,成立“中船澄西同心技能培训基地”,培养28名少数民族员工担任企业管理或技术骨干;培育羌族杨能书画室、民族特色舞蹈队等14个民族社团开展各类活动累计超100场次;2017至2021年定点帮扶云南、湖北等民族地区解决农产品销售516.9万元。

  ■江阴市月城实验小学

  月城实小红石榴家园,充分发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优势,通过“学演地方戏”“石榴树下的思政课”等形式,在学校内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教育活动。依托“小锡班”组织培训各族学生传唱民族戏剧,启动“同心·同唱”项目,加强与新疆良繁中心小学结对共建;在校园内打造“同心亭”“连心桥”等红石榴阵地。

  ■宜兴市万石镇

  近年来,宜兴市万石镇党建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紧密结合、同频共振,擦亮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红石榴家园”特色品牌。万石镇依托江苏省华东石材市场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建立“少数民族之家”、“有事好商量”议事室等活动阵地。万石小学将民族团结理念融入文化课程,创新“1+5+3”结对模式。

  ■无锡市红石榴就业促进中心

  作为全省首家红石榴就业促进中心,该中心在全市范围构建起连接市、区、街道(乡镇)、社区(企业)的四级红石榴就业促进服务网络,通过发挥各族群众来锡就业创业咨询指导、人才招引、培养输送、技能培训以及服务保障“五大平台”作用,提供包括政策业务咨询、人力资源服务、法律服务、员工关怀、培训指导和交流联谊等“六大服务”内容,举办“梁心共富、同助振兴”红石榴就业直播带岗等线上云招聘42场次。

  ■无锡通德桥实验小学

  江苏省无锡通德桥实验小学与阿合奇县团结小学签订“同成长·共发展”校级合作共建协议,开设援疆“名师云课堂”,每周通过视频直播与阿合奇小学实时同上精彩课堂,至今共计开设53堂;组织800多名学生积极开展“民族团结筑梦行”等志愿活动35场,充分发挥区“循梦少年”教育品牌优势,建设“循梦书屋”。

  ■锡北镇佳友福田开心果园

  锡北镇佳友福田率先探索实践“民族团结+绿色田园”模式,打造无锡首家田园式红石榴家园。果园主动融入锡北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助力属地村周家阁共建“公园+田园”模式民族政策文化宣传活动阵地,探索建立“桑园话同心”工作品牌;果园与周边学校共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基地和研学基地。果园还借助小组成员李成龙电商资源为本地和民族地区各族群众年销农产品8000多万元。

  ■锡山区云林街道竹园社区

  锡山区云林街道竹园社区以营造“互嵌式”民族团结社区为目标,打造了竹园社区红石榴家园——云之彩共享空间,设置了红石榴系列八大功能区。近年来,社区主动上门对接企业,持续开展“红石榴就业行动”。社区还成立了“红石榴”宣讲团。社区还联合学校积极参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月”活动。

  ■惠山区堰桥街道林陆巷社区

  林陆巷社区“红石榴家园”于2020年成立,为堰桥街道西漳地区的各族居民提供多样化需求服务。本家园积极发挥社会团体作用,与区民促会功能型党支部、街道统战办、天一实验二小等9家单位组成了民族团结共建单位,利用社区微信群、网格群、公众号、微视频等“三微一端”等新媒体进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

  ■无锡市玉祁中心小学

  无锡市玉祁中心小学有100多位少数民族师生。学校自2020年创建“红石榴家园”以来,依托非遗文化——龙舞传承、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开设,先后打造建设了民族连心桥、民族团结墙、民族楷模榜、红石榴基地和红石榴中队等活动阵地,并围绕“思想育人同心同力,多维并举提升民族团结‘向心力’”“课程育人做细做实——课程实施增强民族团结‘感染力’”“文化育人立德立行——深度融合增强民族团结‘内动力’”“活动育人创新创优——家校携手增强民族团结‘凝聚力’”。

  ■滨湖区弘扬民族文化创意研究中心

  无锡市滨湖区弘扬民族文化创意研究中心挖掘民族文化中的精髓,以文创产品为载体,完成“红石榴”品牌文创设计和“红石榴”品牌IP设计,并结合“苏绣”艺术、“留青竹刻”、“惠山泥人”等文化传承技艺完成各类文化创意作品五十余个(幅)。“红石榴”品牌文创作品在同心主题地铁站“梅香榴韵客厅”、滨湖区、新吴区等多个“红石榴家园”宣传和展示。“民族文化创意研究中心”申报的“‘滨滨’有礼 科技融情”民族地区青年科技工作者参观考察团项目,成功入选国家民委2022年度“三项计划”试点示范项目名单。

  ■滨湖区胡埭镇张舍村

  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张舍村现有少数民族同胞300余人。2022年以来,张舍村依托社区、共建单位等多方平台,组建“同心民族艺术团”,广泛邀请各族群众参与“粽飘香迎端午” “九九重阳节”、社区便民服务等“邻里同欢乐”系列活动。张舍村精心培育“民族团结+红色课堂” “民族团结+传统文化”两大特色品牌。张舍村还积极组建“红石榴”志愿服务队,开设“红石榴服务热线”,开展疫情防控、文化宣教、文明倡导、助残扶弱等志愿服务活动。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二建设有限公司现有少数民族员工300余人,项目作业员工3万多人,其中少数民族员工5000余人。企业党委致力项目化打造各族员工“幸福总承包”工程,体系化创建“1+2+6”模式的红石榴职工之家。公司持续吸纳少数民族群众就业,着力打造各民族互嵌式发展的企业样板。近年来,公司先后向贵州独山县等西部地区学校累计捐款60余万元用于校舍修建和帮扶助学,被凉山州劳务培训输出基地评为“精准扶贫就业安置先进单位”。

  ■无锡市东增第二实验学校

  无锡经开区东夅第二实验学校积极探索“五同五力”工作创新机制。聚焦“同心圆”,上下联动增强“推动力”守护“同梦想”,组织教师为民族地区送教、捐赠图书等公益活动;坚持“同频率”,课程实施增强“感染力”,结合省编教材《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开设民族特色社团课程,开展民族特色田径运动会;加强“同文化”,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家乡特色文化有机融合,优势互补打造民族特色“五个一”活动阵地,共享“同成长”,加强与少数民族学校的结对共建工作,以“千册图书共读分享”“轻粘土线上授课”“体育课程指导暨器材捐赠”等线上线下活动方式,引导各族青少年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王庆伟、王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