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热闻

涉宠交易、医疗纠纷频发

“铲屎官”要擦亮双眼合理维权

  本报讯 近年来,宠物融入百姓生活,萌宠在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引起了不少纠纷。日前从新吴法院获悉,目前涉宠交易、医疗官司频发,如若“铲屎官”们遇到纠纷,要擦亮双眼、合理维权。

  互联网飞速发展,线上买卖活体宠物愈发受到消费者青睐。去年5月12日,王女士在微信上以2.5万元价格购买了一只猫咪,并与卖家约定发货前先为小猫做血常规及抗体检测。王女士称其收到小猫后自行带其重新检测,并增加抗原检测,结果显示猫感染有猫杯状病毒。“猫货不符实”“不能生育”……王女士以这些理由提出解除合同并退猫,双方协商不成,王女士将卖家告上法庭。“我们审查后认为抗原检测、猫的生育问题等情况王女士并未与商家约定在先,且其自行增加了抗原检测结果,并不能够证明案涉宠物猫存在健康问题。”新吴法院硕放法庭副庭长叶涛表示,法院综合考量后,判决驳回了王女士的诉讼请求。在此案中,涉及宠物活体交易和订立合同等多项“知识点”,法官建议活体宠物的购买尽量“眼见为实”,同时订立合同将宠物具体特征、品种、年龄以及健康状况等作出明确的约定,以免在出现纠纷后无据可循。

  除了线上购买,因宠物医疗引发的纠纷也不鲜见。去年2月,李某带着捡来的一只母猫到某宠物医院做绝育手术,虽然术后初期猫咪体征良好,但拆线两天后猫咪突然患上传染性腹膜炎。由于医院无法医治该症状,李某自购药物让医院给猫咪注射。猫咪情况并未好转,最终李某授意将猫咪安乐死。为此,李某多次与宠物医院进行沟通,要求对猫咪的死亡进行赔偿,就赔偿额闹至法院。新吴法院江溪法庭法官助理王成英告诉记者,本案中的宠物医院在为猫咪进行绝育手术时无腹腔手术资质,存在一定过错,但难以认定与猫咪死亡存在直接因果关系。而李某作为饲养员也于术前签订了手术风险协议,且猫术前就携带有冠状病毒,李某也未及时帮其治疗,最终双方各担责五成。(张子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