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以碳汇为关键词的课堂,融合化学、地理、政治和生物四门学科。这是无锡高中在探索生态文明跨学科教育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
3月21日为世界森林日,一场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跨学科主题教学研修活动很有看头。来自无锡市立人高级中学的化学老师徐福翠、无锡市湖滨中学的地理老师毋丽娟、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的政治老师朱虹霖以及生物老师陈进共上了一堂名为“碳汇——走向生态文明”的融合课。
这堂课有深度、有高度、有温度
一堂课有深度、有高度、有温度,是无锡高中聚焦生态文明打造新型课堂的大胆探索。
“我们要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依然任重道远。近年来,天气异常事件频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毋丽娟播放的一段关于天气异常事件的视频牢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融合课就此开始。近一小时的课堂里,4名老师轮番上场,在关键知识点出现时给学生进行讲解和拓展,打破学科壁垒。
融合的同时,各学科保留着自己的特色。毋丽娟通过分析发现,水、岩石、大气、生物4个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不仅带来地貌的变化,还降低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产生碳汇效应。陈进在课堂上运用传感器,让学生通过数据变化直观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揭示了森林碳汇的重要性。随着烧杯中的水缓缓流入装有干冰的容器,课堂变得“雾气”缭绕。这是徐福翠为学生打造的实践空间,她准备了不少干冰以及实验器具,课堂因此变得更为活跃。
“‘双碳’是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通过解读“双碳”,朱虹霖将课堂立意拔高,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表达空间。在“双碳工作大家说”学习环节,学生从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等主体的角度建言献策,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4所学校用两个多月磨一堂课
“能加入并成功完成这堂课,我感到很荣幸和骄傲。”下课后,陈进兴奋道。从确定课堂主题到正式展示,整个课程团队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精心打磨课堂内容和环节。
备课是一个扬弃的过程。采访获悉,最终呈现的课堂和最初试上的课堂有着天壤之别。4名授课老师和4名指导老师多次深夜集中研讨,在不断推翻和重构课堂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提升。正高级教师、市北高中教务处主任李树民和正高级教师、一女中教科室主任王荐已经合作展开过多次跨学科教学研修,推出的每一堂融合课都凝结了团队对生态文明跨学科教育的深入思考。此次,还有更多高中学校参与研修。正高级教师、立人高中化学老师张旭东以及江苏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市北高中政治老师刘海均为指导老师,整个课程团队在思维碰撞中更新对教育教学的认识。
课堂需要深度思考、放眼世界,扎根脚下、不忘实践。为了做到教学资源本土化,课程团队在课堂中融入了无锡相关产业的发展情况,并以宜兴善卷洞为例讲解喀斯特地貌以及岩溶碳汇。
课堂关键词为何定为碳汇?王荐表示,生态文明是课堂的大主题,而学生最为熟悉的关联词语就是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此次,结合“双碳”目标这一时事热点,课堂引出碳汇这一专业名词,将学生已学的各学科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知识网络。“实现‘双碳’目标必然需要这一代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要通过课堂在学生心中埋下名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种子,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一个方向。”
师生从融合课中汲取成长养分
“这是一次很新颖的体验,思维跟着不同老师、不同学科切换。”多名学生在听完融合课后都表示意犹未尽,他们为理解碳汇一词调动起各学科知识,形成了全新的思维方式。
对新教师来说,两个多月是专业能力全面提升的契机。朱虹霖和陈进都是刚入职半年的新教师,参与融合课无疑是一次挑战。“‘双碳’在新闻中经常被提及,如何将时事热点与课本知识紧密连接就需要老师的精心设计。”朱虹霖表示,备课期间,她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学生,不断接受新知识和新技巧。陈进在课堂提问环节下了不少功夫,他表示,好的问题不一定是难的问题,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最重要。
对老教师而言,两个多月是重新认识教育教学的过程。“节能减排在试卷上可能只是一道题,答案只有一句话,其背后却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内容。”毋丽娟表示,她希望带领学生看到课本背后藏着的庞大知识链,借此点燃他们的求知欲。“一次教学研修让我深刻感知到教育教学的意义所在。原本看题就是题,如今看题则会思考它的价值。”徐福翠告诉记者,结合当下时代背景和最前沿的信息去讲好每一个知识点,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融合课传递的不仅是学科知识,还有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两个多月磨一堂课的意义已经不仅在于课本身,而是教学生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带给老师一次全新的教学体验,实现共同成长。”李树民表示,关于生态文明跨学科教育的探索仍在继续,他希望通过打磨每一堂精品课推进教与学的变革,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