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马鞍遗址2座墓葬被整体“打包”移至“探源科考舱”

无锡打开6000多年前考古“盲盒”

  本报讯 距今6000多年的墓葬中藏着什么?考古人员在滨湖区胡埭马鞍遗址发掘的2座墓葬,被整体“打包”转移到了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华东基地内的“探源科考舱”中,等待被“解码”。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前夕,6月2日,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邀请到体质人类学、岩石矿物学、微生物学等领域的专家,运用实验室科技考古的创新模式,联合无锡日报等主流媒体,以直播的方式,线上线下共同开启沉睡了6000多年的“盲盒”,共赴一场文明探源之旅(如图)。

  马家浜文化是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在浙江嘉兴南湖乡的马家浜遗址首次发现而得名。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宝山介绍,此前,无锡地区也曾发现多处马家浜文化遗址,如锡惠公园内的施墩遗址、雪浪葛埭村的洪口墩遗址,包括阖闾城遗址下层及其周围都曾发现过马家浜文化。2021年,马鞍遗址由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马鞍遗址时间跨度较长,最早达到了6000多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其他还有崧泽文化遗迹,以及少量商周时期、唐宋时期的遗迹和文物。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马家浜文化时期的26座墓葬,发现了捕鱼的网坠,石锛、石凿、纺轮等生产工具,陶釜、陶豆、陶罐、陶盆等日用陶器。“这次出土的陶猪很可爱,很少见,应是无锡地区第一次发现马家浜文化陶猪。”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黄建秋介绍,这次还发现了玉玦等用来装饰的玉器,是无锡地区最早的玉器。

  全透明的“探源科考舱”内,考古人员和专家们忙碌起来。随着墓葬内泥土被一层层清理,渐渐地其中一个墓葬的泥土中露出了人骨。“从目前来看,人骨的保存状况比较完好,从葬式上来看是俯身,根据骨质初步判断年龄应该不大。”体质人类学博士、南京博物院副研究员朱晓汀说。微生物研究专家夏本立在现场提取了墓葬内的环境样本。他介绍,通过对墓中微生物的研究分析,可以倒推当时当地的土质,甚至可以从中提取历史信息。

  为追求文明探源工程和文物保护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依托华东基地创建了“探源科考舱”和考古实验室,兼具文物保护和公众科普教育功能。“现代考古学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科技手段的运用已非常普遍和广泛。”科技考古专家、浙江省考古研究所的王宁远介绍,实验室考古就是科技考古的一种重要形式。在野外清理墓葬时,会受到露天条件影响,而将其整体“打包”进入一个设备齐全的实验室,更有利于开展各学科的研究。“我们也是想通过科技考古的手段,以实验室考古探源的形式,让人们走近文物、感知历史,让这场开‘考古盲盒’的直播活动成为一堂生动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现场体验课。”刘宝山说。

  (张月 文/钦嫣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