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村前河、新民浜曾是两条断头浜,再加上分别与之相连的外河刘仓河、堰桥港水位较高,导致村前河、新民浜水体交换能力差,每逢夏秋季气温升高时,水质常常由Ⅲ类下降至Ⅳ类。自去年以来,惠山区堰桥街道在实施城市更新的同时,将村前河向东延伸770米,与新民浜连通,并实施新民浜泵站改造,使水流更顺畅,水质波动问题得以解决,排涝能力也由以前的3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
近年来,堰桥街道通过实施“畅流活水”“美丽河湖”等一系列工程,逐步构建互联互通、功能良好、水质达标的河网水系,一幅幅人水和谐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目前,堰桥街道14条重点整治河道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区镇级河道中Ⅲ类水占比达90%以上,村级河道中Ⅲ类水占比80%。
持续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加大控源截污,提升河湖长效管理水平。近年来,堰桥街道通过实施污水管网建设工程,开展雨污水管网巡查,确保入河水质达标。今年,街道已有68家企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从源头上实现了入河水质达标排放,累计减排挥发性有机物13.15吨、氮氧化物0.38吨、二氧化硫0.46吨、颗粒物0.95吨。同时,街道投资3730万元,完成了西漳片区21条镇、村河道整体水系沟通,并积极推进闸站提升改造,让“清水活水”真正流动起来。其中,横排河、南横河、刘界河已建成为市、区级示范性“美丽河湖”。
实行河道岸线靓丽工程,全面提升河湖水域岸线生态环境。近年来,堰桥街道制定“一河一策”专项提升方案,全面清理河道水面漂浮垃圾以及河道两侧岸坡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向河道周边居民进行环保宣传;引进专业团队对河道水质进行全天候监测管理,实时掌控水质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制定整改措施,保障河道水质;实施河道疏浚清淤、改善生态水环境等举措,让越来越多的居民品尝到“美丽河湖”建设的甜头。陈家桥浜是一条连接横街、天一两个社区的接壤河道,周边居住着数个自然村的近百户居民。近年来,堰桥街道投入1100万元,通过河道清淤、建设生态浮岛,河道水质明显提升。同时,街道又在河道两岸建起了两个占地面积约21亩的小游园,两个小游园之间还架起了5座桥梁,不仅满足了周边居民休闲、锻炼以及举办小型文化娱乐活动的需求,还大大方便了居民的往来,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明显提升。(胡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