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正值学校招生旺季,不法分子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通过冒充招生工作人员等方式实施诈骗。一旦被骗,不仅给家长造成经济损失,还会造成学生正常教育机会的流失,广大群众务必提高警惕。
■典型案例
7月11日,丁先生报警称,接到自称北京工商大学老师的电话,对方称其外孙女已被录取,但要交59800元,其转账后未收到录取通知书,感觉被骗遂报警。
7月5日,李女士报警称,收到一条短信,称其孩子已被夹河中学录取,让其点击链接交学费,其按照对方要求操作,向指定账户转账1290元,不确定是否为诈骗短信遂报警。
6月27日,王女士报警称,在家上网时看到招生广告,添加了对方的微信,对方称百分之百录取,其信以为真,根据对方要求操作,先后转账15800元,一直未收到录取通知书,感觉被骗遂报警。
6月24日,张先生报警称,其收到一条短信“《公办大学少量内部名额》统招本科,免费到校参观,录取后收费,毕业后统招文凭,联系电话:1318650××××,王老师”。尽管对内容存疑,但想到孩子,张先生还是拨通了“王老师”的电话,对方告诉张先生,自己经营的是一家正规的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可以保证孩子入读。在王某的“耐心介绍”下,张先生同意支付中介及各种其它费用共计2.8万元,后发现被骗报警。
■案例分析
不法分子通过不法手段获取考生及考生家长的个人信息,利用正规院校自主招生和统一招生的时间段,通过冒充招生工作人员与受害人取得联系,获取信任后以被录取为由诱使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转账,从而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
广大家长与考生要认真深入地了解自己所心仪的或者是所要报考学校的招生政策,不要去轻信所谓“网上专家”“学校老师”的内部渠道。不要将考生照片、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信息发到朋友圈,极易被不法分子截屏利用实施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