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红心、陈薇
无锡市前洲中心小学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依托“立志教育”,学校以经典文化为载体,深入开展“童心暖记忆”志恒少年经典文化深度游历行动。
梳理规划 学习课程体例
学校以“立一个长志、持一生恒毅”为主题,展开传统国学经典、现代民族经典及红色革命经典等项目学习,形成年段分层次、多梯度的纵向序列。
诗文为媒蓄经典。以家乡名人冯其庸诗文为主,结合学校《立志伴我行》读本开展活动。低年级背诵积累诗句、了解经典故事;中年级通过平江调演绎积累的诗文,加深体验感受;高年级创作主题诗文,读悟导行。艺术为媒习经典。学校按年段汇编艺术类校本课程,编写了《宽堂流韵 水墨童心》等。低年级欣赏感受教材内容,激发兴趣;中年级根据喜好,在练习合作中努力坚守;高年级通过展示创编,将爱好培养成特长。习俗为媒续经典。以“经典习俗”为载体,建立“承典入心 力行明理”道德养成方式。低年级传诵、再现吴地童谣游戏,感受经典内涵;中年级通过资料搜集、故事讲演,激发传播热情;高年级通过改创编,展现优秀家风家训,续写经典。现代为媒历经典。挖掘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对学生品德涵育的积极价值。低年级参观镇史馆,了解创业故事;中年级走进企业,了解“苏南模式”;高年级对话企业家,感受企业文化,感悟“四千四万”精神。红色为媒立经典。认识红色经典背后的历史,学习爱国志士敢于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低年级了解革命故事;中年级通过上网、参观,搜集爱国志士故事;高年级通过红色寻访、剧本创编等形式传承革命精神,将爱国情怀根植内心。
丰富内涵 展开广泛游历
学校创设“与冯其庸童年相遇”等主题活动,通过“参观访问—探究创作—互动实践”流程,让学生感受红色经典独特而丰富的内涵,养成好追求、善坚守等品格。
学生走进冯其庸学术馆,追溯历史,了解冯其庸以及家乡英烈的故事,畅谈家乡英雄对自己的深刻影响,通过“立志行”“入学礼”等活动明确自己学习、生活的目标。通过资料搜集等,学生们感悟家乡名人爱国爱家、坚毅执着的品质,探究他们成功的原因,在交流互动中反思自我,进一步确立志向并为之努力。通过公众号及采访视频再次感受家乡名人有追求、勤努力、善坚守的品格,通过“立志伴我行”系列活动,学生在经历中体验、感悟、提升,制定阶段性的长远目标。
围绕主题,通过“任务驱动—合作共享—创意汇报”流程,学生们学习表达技巧,锻炼演绎能力,培养他们会合作、勤努力等品质。学生们在吟诵堂吟诵“立志、恒心、爱国”主题诗文,受专题教育,寻专题榜样,写专题感言,扬专题美德,以诗文擂台赛展示“我是小诗人”的风采。在社团艺韵坊,学生们学说无锡方言,学唱锡剧唱段,了解经典曲目,培养学习兴趣,创编《少年读三国》《避灾》《南瓜叶下》系列曲目。参观学校吴地习俗长廊,让学生们了解吴地游戏和习俗,学校教师搜集整理适合学生诵读的童谣、俗语等,以情景剧等形式展现,汇编《吴地习俗》。依托社团,通过“空间链接—行为跟进—感悟提升”流程,实现各学科、各学段之间的完美链接,拓宽学习路径,跟进学生经典学习的效果。学校以班级普及、年级提高、校级精品三个层面开设社团60多个,涉及国学、艺术、科技、体育等课程。学生通过“心眼手口”面面俱到的活动形式,丰富经历,提升能力,锤炼品格。学校借助外聘内培,创新社团活动形式,拓宽学习空间,实现多元协同育人。学生不仅在校内享受专业外聘教师的授课,还可融入社会,和企业联动,知行合一,锤炼品质。学校借助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通过优质网络线上媒体,开拓学生视野,开阔学生心胸,帮助学生在了解世界经典,感受经典魅力的同时,拥有去迎接未来挑战的能力。
完善适配 引领发展机制
校内校外形成合力进行过程性评价。借助《班级成长手册》,架构“时间胶囊”“记忆图谱”,让特定时间、场所、活动的强烈仪式感在集体成长中留下珍贵足迹。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向班级、年级及学校等相关岗位展示服务,由班级评价记分,积满一定分数可升级进入高一级别的志愿服务。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参与活动等方式设计跟进式评价,关注学生进入初中的基本情况,跟进“志恒少年”品格养成印迹。
线上线下整体联动进行反馈性评价。学校每学期进行“校园小明星”和“扬帆少年”的评比,对学习努力能坚持、全面发展有特长的学生进行奖励。学校设有“华大昌”和“廉正保”奖学金,奖励给会学习、肯努力和有特长、善坚守的学生。学校通过体验日记、活动影像、画展诗会等校内展示,进行动态评价;通过微信公众号,将学生活动向社会展示,借助文本和网络,畅游经典之旅,感受经典魅力。
(作者系惠山区责任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