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发布厅

以城轨TOD赋能城市发展“N种可能”

融合向新,无锡地铁奋力“筑写”站城一体“新蓝本”

  ◀地铁1号线三阳广场站地下空间

  ◀地铁4号线具区路TOD项目——愉樾天成

  ▲地铁3号线东风站TOD项目——公元汇

  ▲地铁5号线锡钢浜区间开发项目——运河汇

  ▲地铁4号线天河停车场暨零碳公园项目——公园上城

  ◀地铁2号线规划站区开发项目——宛山湖国际生态社区

  ◀无锡医疗健康产业园TOD项目

  ▼地铁1号线雪浪坪TOD项目——绿地天空树

  城市发展有无数种可能,TOD,即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正成为各城轨城市提升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选项。TOD的迭代升级,正探索一座城向上发展的无限机遇和设想。

  从纽约哈德逊城市广场,到东京涩谷站未来之光,再到香港西九龙……纵观全球轨交城市,无不依托TOD城市开发模式实现城市规模和能级的跃升。毫无疑问,TOD正在成为全球卓越城市所必备的关键因素与时代的发展趋势。

  每一座“世界级”城市,都有TOD的身影,无锡的城市发展,TOD既是关键要素,亦是特色优势。

  无锡自古便有“江南水弄堂”美誉,水网纵横发达,是久负盛名的交通枢纽城市。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如今的无锡更是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上海大都市圈和苏锡常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这为无锡轨道交通TOD建设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绘就了底色背景。交通之于一个城市,似“骨骼”、如“血脉”,轨道交通更是城市运行的“大动脉”。眼下,无锡轨道交通进入第三轮建设规划,奋力开启“五线共建”新局面。在逐渐织密的轨交线网中,站城融合开发建设的TOD“无锡模式”逐渐清晰,愈发为城市发展蓄势储能。

  敢向潮头立,助力城市更新建设可持续,无锡TOD开发建设步伐正与城市能级提升同频共振,徐徐展开向上进阶的“城市图景”。

  (TOD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是规划一个居民区或者商业区时,使公共交通的使用最大化的一种非汽车化的规划设计方式。)

  进阶

  城市能级提升的“必选动作”

  贝聿铭曾说,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建筑,而是规划。

  伴随着大基建、大扩张式城市发展模式退出历史舞台,一系列问题如土地利用率低、城市资源分散、社会纽带断裂等纷纷“抬头”。锚定重构城市空间形态、整合多元功能和唤活城市动能的目标,城市迫切呼唤一场深入肌理、精雕细琢的“更新浪潮”。

  城市更新牵动民生幸福、关乎城市未来。之于无锡而言,它是“搞活一座城”的内在要求,是“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必然选择。TOD的建设开发是城市更新的“必选动作”,将引领城市更新纵深拓展空间,打开更为广阔的发展天地。

  相比在白纸上做文章,在“螺蛳壳里做道场”更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作为城市更新“主力军”之一,无锡地铁扛起城市升级更新的使命,超前布局,抢抓线网开发新机遇,竞速TOD发展新赛道,致力于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便捷市民美好生活。

  回溯过去十余年,无锡地铁积极推动轨道交通沿线TOD开发,交出亮眼“成绩单”:“城市之心”三阳广场TOD项目、绿地天空树一二级联动开发复合项目、中瑞生态城地铁TOD一体化综合示范项目、实现“TOD+商业+公共服务”的东风站公元汇项目、锡钢浜运河汇城市更新项目、天河停车场公园上城首座“零碳公园”项目等地铁TOD项目。一项项“硬核”项目落地,逐步铺就了我市TOD建设开发的“底色”,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辟绿色道路,更为城市更新插上起飞之翼。

  发展渐入佳境,建设蹄疾步稳。截至目前,无锡已累计建成通车轨道交通112公里,开通车站80余座。未来,“8+1”、300公里规模的远景规划图正在勾勒,这其中蕴藏着TOD开发的“千变”版图。

  起笔城市建设,有机缝合城市界面,有效折叠区域时空;落子线网开发,汇聚核心资源,推动各项要素快速流动。从起笔到落子,TOD作为一种共享、高效的城市发展方向,正营造一种通达、有序、安全、舒适、低能耗、低污染的城市环境。这种对于城市发展的进阶和激励,在无锡地铁多个TOD项目中呈现。

  联动

  创新开发模式接轨城市向上发展

  当城市更新敲响密集鼓点,TOD迎来发展“窗口期”。

  “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顶层设计、明确方向,更需要花大力气,久久为功。”当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任务与TOD迭代更新的生长需求实现“双向奔赴”,城市与地铁携手并进、共谋发展的曲调愈发昂扬。

  让“建地铁就是建城市”的发展理念落地生根,以高质量土地整理与地铁站点开发助推城市能级提升,无锡地铁锚定“生态、智慧、幸福”三大目标,在物业开发“五大模式”上打造多个成功案例,实现了TOD开发从1.0到3.0的进阶跃升。

  赋能城市发展,优化空间布局,当之无愧的“城市之心”三阳广场站,将地下空间的挖掘和利用发挥到极致。27个出入口,以交通枢纽为圆心构建6万平方米复合式商业中心。作为无锡TOD早期“佳作”,这里是轨道交通骨干线路荟萃资源的“聚宝盆”,亦是全象限、零距离的地下商业城,吸引众多中小城市学习效仿。

  三阳广场站的成功,推动更多TOD模式在无锡扎根。

  首次将生态低碳与TOD开发有机融合,集交通枢纽、商业街区、生态公园、文化广场、低碳科技住宅于一体的地铁1号线绿地天空树项目,浓缩着都市人对生态、绿色的无限想象。

  探索居民社区与轨道交通的“零距离”衔接,地铁3号线东风站公元汇项目精心打造上万平方米社区商业,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内,成熟商业和完善的交通体系高度融合,一站式满足市民轨道交通、公共服务和消费需求。

  延续城市文脉,保存城市记忆。以轨交建设为契机,通过复建厂房、码头,地铁5号线锡钢浜运河汇项目让工业遗存在新时代焕发活力,“旧城更新”步伐由此加快。

  定位为全市首个“零碳城市公园”,地铁4号线天河停车场公园上城项目引入国际WELL标准和智能化生活体系,率先试点建设高品质国际社区,打造梁溪主城幸福人居新范本。

  生态住宅拔地而起,地铁场段穿地而过,公园式配套设施近在咫尺,地铁4号线中瑞生态城项目将居住、交通、生活融于一处,构建出一座百万平方米的立体“微型城市”。

  公园与商业以生态的触角延伸成产、城、商、景自然共生的“立体生态集群”,地铁2号线宛山湖项目努力寻求生态意义与科技产城共生的“动态平衡”。

  放眼无锡TOD建设版图,一个个标杆项目迎风而立,展现了无锡地铁在TOD上的探索与实践。对地处长三角“C位”的无锡而言,随着“五线共建”掀起轨道交通建设新高潮,城市TOD建设必将伴随轨交线网格局的打开而涌现更多惊喜。

  品牌

  “TOD+”,持续赋能“生态、智慧、幸福”

  正如帕特里克·格迪斯在《进化中的城市》中所说,城市必须不再像墨迹、油渍那样蔓延,一旦发展,他们要像花儿那样呈星状开放,在金色的光芒间交替着绿叶。

  回眸过往,无锡地铁完成了城市空间多功能应用的探索开发,着眼未来,时代赋予“TOD+”重整城市、焕发活力的使命。历经十余年的探索、实践和总结,无锡地铁TOD4.0版本呼之欲出。

  想象一下,住在城市核心地带,却能时时触摸生态公园的脉络;从地铁出站到家,步行仅需短短5—10分钟,结合归家动线,商业休闲、康养健身、生态互动、文化体验等综合性生活服务“一站式”满足;轻点手机,空调、地暖“一键打开”,一回家就能享受恒温空间。

  科技场景“零感触摸”,点滴汇聚智慧生活。从无锡地铁TOD新一轮开发建设项目看,“生态、智慧、幸福”三大关键词获得更为多元诠释。

  勇立潮头,锐意进取。作为TOD4.0的“探路者”,地铁5号线新阳路车辆段既要发挥“城市引擎”作用,带动多元产业和生活服务功能落地,也要聚焦伯渎河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在此基础上打造国际商贸人士向往的“城市会客厅”。空间规划和人性化服务接连“亮相”,串联出产城融合样板的理想蓝图。

  “‘TOD+’绝非一比一的等比例复制,更不是流水线上的标准化产品,而是城市资源全方位、多层次的有机融合。”无锡地铁生态置业公司相关负责人道出TOD开放的精髓。

  翻开地铁5号线渔父岛站规划图,让人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幅“融生欢渔”的美丽景象:一出地铁站,蠡湖的风轻柔拂面,目之所及处皆为绿色。漫行在太湖湾科创带蠡湖未来城核心区域,科创引擎环绕,人文资源丰富,伴随地铁而来的人群在此会聚、定居,一颗“城市新星”冉冉升起。

  视线转向地铁6号线贡湖湾湿地公园车辆段,优越的生态资源赋予TOD发展的先天优势。沿着贡湖湾湿地公园和太湖散散步、看看景,去奥体中心体验酣畅淋漓的运动快感。此外,站点周边住宅小区较多,已经形成浓厚的生活氛围,各项生活配套丰富。

  如朝霞般绚烂,伴随着新一轮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推进,越发织密的线网中,标杆项目的每一次打磨、TOD的每一次迭代升级,都是无锡地铁努力贴近“精塑高端城市服务、做好美好生活运营商”终极愿景的体现。

  品牌蝶变,步履不停,美好常在。

  融合

  打通引航可持续发展的多元“赛道”

  发展渐进,地铁线路被纳入城市发展大局“一体考量”,场站建设成为旧城更新“细微触角”。触摸“TOD+”在无锡的进阶脉络,就是把握城市一次次腾飞崛起的势与能。

  当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如何紧扣人民之需、城市之需,打赢可持续发展“突围之战”?

  改变,从新线可开发土地入手。

  3个新线车辆段为无锡地铁“标定航向”:伯渎河畔,5号线新阳路车辆段聚力打造“产城融合新样板”;放大“人文、景观、教育”特色元素,锡宜S2线大学城车辆段定位为“滨湖人文生态宜居社区”;用好科技、生态独特优势,6号线贡湖湾湿地公园车辆段精塑“TOD城市名片”。与此同时,2个车站为探索多元TOD模式提供更多可能性:6号线塘南路站聚焦重塑区域“微中心”,树立轨道交通引领城市更新标杆,5号线渔父岛站以山水生态和人文资源为依托,建设环太湖科创引擎和未来都市样板。

  紧紧围绕生态、智慧、幸福三个关键词,无锡地铁在站城融合、绿智融合、政策融合等多元融合方面积极发力,为探索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迈出新步伐。

  促进轨道场站建设与城市开发建设的衔接与同步,综合开发地铁场站周边土地,合理配置产业结构和类型,以“站城融合”科学协调地铁开发和城市建设的关系;利用“绿色低碳、生态优美、信息智能”等绿智融合相关理念,推进智慧城轨技术与市民绿色智能生活深度融合,构建生态友好型的城轨交通系统;2022年印发的《关于推进轨道交通场站及周边土地综合开发的实施意见》,为探索符合我市发展实际的轨道交通场站及周边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奠定了政策基础。

  接下来,无锡地铁将邀请国际顶尖的设计公司开展城市设计及概念规划设计,寻求与国际知名的品牌开发商合作,将“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无锡特色”融于一体,给锡城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生活。

  随着站城融合与城市发展的节拍愈发契合,城市的升级改造“鼓点渐密”,能级跃升亦“提上日程”。轨交建设不仅促进城市界面“万物更新”,助力城市能级“青云直上”,更是借力城市发展打造特色轨交模式,推动“轨道—城市”共生共荣,迈向更广空间的发展。

  前行路上,无锡地铁勇担先行使命,当好开路先锋,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谱写“强富美高”新无锡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上作出积极贡献。

  赋能

  探索多业态产城融合的“无锡密码”

  一座座TOD项目,如同一棵棵树苗,在城市高速发展中向下扎根,线网密布的枝枝蔓蔓将成为城市进阶的最坚实土壤。

  抬眸向上,“TOD+”与文化、教育、康养等多种民生功能强强联手,以国企担当精塑多业态产城融合,眼下,紧扣城市更新、智慧城市和全龄友好城市的建设要求,将业务延伸和城市发展密切结合,无锡地铁积极探索发展与增长“双赢通道”。

  延续城市江南文脉,拓展公共文化空间。在地铁4号线吴都路站,橱窗里名家雕塑整齐排列,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观看。同一时间,三阳广场站、惠山古镇站等站点也摆上油画、版画、数字艺术作品。“坐地铁”变身“逛地铁”,无锡地铁首个公共文化艺术节展现传统文化与新锐潮流,让地铁空间成为“没有墙的生活美术馆”。

  拨开生活细微一角,窥见艺术满城芬芳。沿着古运河文化脉络一路漫行,原有的工业遗存摇身一变,成为融创意产业、生活美学、时尚打卡地于一体的古城“美学空间”。地铁5号线运河汇项目将TOD规划建设纳入整个古城“新芽新生”的生命历程,与城市共同唤醒“TOD+文旅”全新生机。

  随着无锡地铁主导的民生项目如“热带雨林”般密集上线,诠释“生态、智慧、幸福”的全生命周期人居社区样本得到不断的丰富。

  如何更好地提升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创造性和幸福感?如何让儿童生活在一个健康活力的社区中?近日,围绕“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打造儿童友好社区”,一场激荡专家观点、展现集体智慧的公益沙龙在宛山湖畔的樾湖尚郡开启。无锡地铁开发的公园上城、樾湖尚郡等多个项目都紧紧围绕儿童友好理念,为社区儿童全龄成长提供更好的配套设施和成长空间。

  岂止儿童,每个年龄段的人群都能在樾湖尚郡找到理想的幸福生活。临湖而居,推窗瞰景,樾湖尚郡将“恒温、恒湿、恒氧、低噪、适光”的科技住宅理念带给居民。从温度、湿度、空气、声音,再到光线,樾湖尚郡以细致入微的人性化关怀,把买房人对品质生活的需求融于产品脉络,引领“生态+智慧”的潮流。

  无论是“将社区建在公园里”的4号线公园上城,还是“纵享伯渎河畔江南园生活”的5号线渔父岛站,抑或是“占据产业和生态双重高地”的6号线贡湖湾湿地公园站,“生态、智慧、幸福”的基因被牢牢地刻入城市肌理。

  横向连接文旅、教育、医疗、康养等关联行业,纵向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无锡的TOD之路以强大的立体网络和生态体系勇立潮头。秉持“科技创新、地铁品质、红色品格”服务理念,布局新赛道,释放新活力,无锡地铁“市场版图”的扩张仍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