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以前对家里的自来水有点担心,一直期待换上新管后水质更安全、更放心。”家住堰新苑(一区二区)的居民徐惠中昨天说。当前,各项为民办实事项目正进入紧锣密鼓的收尾阶段。作为每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的“明星工程”,截至10月底,我市已完成50.6公里自来水老旧管网改造,惠及盛岸二村、南苑新村、南尖小区等41个小区,近4.5万户居民受益。
据悉,今年我市计划完成50公里的供水老旧管网改造,目前已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自2011年启动供水老旧管网改造项目以来,已累计“焕新”953公里的老旧管网。随着城市更新深入推进,越来越多供水管网老化、使用年限较久、漏水渗水严重的小区将被纳入整改清单。30日起,建于2007年的堰新苑(一区二区)开始进行老旧水管改造,预计12月底完工。
上午9点,堰新苑(一区二区)48号楼附近,挖机对准切割的地面展开挖掘作业,摆放在一旁的球墨铸铁管在工人搬运下随时准备“换新”。“该小区目前有700余户常住居民,以前会接到居民关于家里水黄、水质浑浊的投诉,尽管每年社区联同物业会采取停水措施对供水管网展开‘大修’,但总是治标不治本。”惠山区堰桥街道堰北社区工作人员吕骁铮说。随着小区被列入今年整治清单,居民们终于吃上了“定心丸”。
在老旧供水管网改造过程中,过去常用的塑料水管往往因年代久远、小区内交叉施工等原因“变脆”,由此产生跑冒滴漏现象。项目改造现场负责人张晓东介绍,近年来新改造项目纷纷采用球墨铸铁管,这种水管具有使用寿命长、经济成本低、耐腐蚀性能好、不易生锈变形、安装工艺简单等优点,可从源头解决水管“老龄化”问题。
聚焦文明施工,现场妙招多多。为降低施工造成的扬尘影响,小型雾炮车对准挖机头部,洒出细密的水雾,不远处,已经开挖但尚未动工的沟槽上方覆盖了一层薄薄的土工布,双措并举为工地盖上“防尘毯”。抬头看去,无人机“仔细”盘旋过施工作业每个角落,并一一“做好记录”,“这是无人机巡检技术首次运用于供水管网改造,有助于全方位掌握施工情况,为后续安全文明施工提供实践依据。”水务集团管网建设管理处处长助理任晨说。此外,通过错时施工、分段施工将进一步实现“无感施工”,尽可能减少对居民出行的影响。
(姚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