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中国

“养老规划师”招聘套路多

专家提示不要轻信“无门槛”“高收益”诱导

  当前正值春招旺季,多家就业平台出现“养老顾问”“养老规划师”“养老事业合伙人”等招聘信息,有的声称“工作内容简单,轻松月入十万”,引发求职者关注。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招聘企业“先伪装,后摊牌,再吸引”,“增员”套路层层加码。

  “马甲”招聘层出不穷。一些中小微招聘公司以“养老顾问”“养老规划师”为名,代为招聘保险业务员。不少招聘页面不标注具体职责,“为中高端客户提供养老项目咨询、生活规划”等笼统介绍屡见不鲜。

  高额“薪资”虚假宣传。“月薪数万”是多家企业吸引求职者的“幌子”。

  一家健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销售总监关女士告诉记者,所说底薪是“有责底薪”,新人需要完成固定单量,佣金提成拿到3000元,可以获得底薪4000元和5000元的定级薪资。

  以测试为名套取个人隐私信息。在多家公司的面试中,记者被强制要求进行心理测试。“内含60道选择题,判断性格、核心竞争力和思维能力。”记者发现,小程序内除个人学历等信息外,还需填写微信好友数量、家庭年收入、身份证号、人脉资源情况等隐私信息。

  受访专家认为,当前养老产业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但行业内企业良莠不齐,新职业的业务范畴定义存在模糊空间,仍需进一步完善标准。“正值高校毕业生求职关键期,毕业生不要轻信所谓‘无门槛’‘高收益’的新职业诱导。要增强风险防范、信息安全和依法维权等意识,可以留存招聘广告、面试录音等证据,以备发生纠纷时维权。”北京市金洋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钟新良说。

  “求职者要识别招聘信息的‘危险信号’,警惕过度包装的岗位,使用‘天眼查’‘企查查’等核实企业资质与行业背景;也可在平台搜索公司名称加‘离职评价’,关注员工吐槽点”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副教授何晓波说。(据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