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与会人员: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以“挑大梁”的担当作为决胜“十四五”

  聚力促发展,实干谱新篇。昨天召开的全市2024年度高质量发展总结暨2025年工作推进会议上,一批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征程中取得佳绩的先进地区、单位和个人,以实际行动彰显了“走在前、做示范、多作贡献”的担当作为。

  决胜“十四五”,打赢收官战。综合考核,目的是以考促干,更好激励全市上下干事创业、奋发进取。对标先进,比学赶超,与会人员纷纷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决胜收官面临的往往都是硬仗、攻坚仗,将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彰显好作风好形象,以勇挑大梁、争作贡献的实干担当,扛起经济大市的使命责任。

  敢为人先、奋勇当先,昂扬干劲挑大梁

  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敢为人先”彰显破冰的锐气,“奋勇当先”展现突围的胆识。唯有永葆敢闯敢试的胆魄与勇往直前的干劲,方能在时代浪潮中劈波斩浪,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的华美篇章。

  “锡山将紧扣‘四个着力点’,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标杆区,为全市大局多作贡献。”锡山区委书记方力表示,将以一流状态扛起“挑大梁”的责任担当、以一流业绩书写“挑大梁”的优异答卷。下阶段重点聚焦四方面工作:聚焦产业支撑,做强人形机器人产业园、低空经济产业园,建成锡山通用机场一期,加快建设无锡合成生物AI研究中心,落地华为云具身智能创新中心,落实国地中心无锡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场共建合作,以更大力度抓创新;聚焦改革开放,推进“1+3”功能区建设,不断完善“1+4+2”国企发展布局,推进综保区新片区建设,打造电动车地标性跨境电商产业带,以更强担当增活力;聚焦重大战略,主动对接市四大区域创新合作中心,深化与香港“创科产业引导基金”“产学研1+计划”的合作,以更高站位促协同;聚焦共同富裕,在争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高水平建设“15分钟养老服务圈”上下功夫,以更实举措惠民生。

  无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吴区委书记崔荣国说,高新区(新吴区)将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勇挑大梁、担当实干,以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先行示范的扎实成效,进一步提升对全市发展大局的支撑度和贡献度。一要当好经济发展重要“压舱石”,打好“抓项目、优政策、促消费”组合拳,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不低于全市平均、占比稳中有升。二要打好产业科技创新“主动仗”,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AI赋能产业发展和城市治理“两大新机制”,以新质生产力驱动“6+2+X”现代产业集群量质齐升。三要抓好改革开放关键“着力点”,有序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全力招引世界500强企业“新面孔”和“小而美”“专而精”外资项目,推动外贸稳中提质。四要建好共同富裕幸福“示范区”,高起点推进新一轮产城融合,高质量办好各类民生实事,高效率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加快打造宜居宜业的国际化现代化新城区。

  “立足全市发展大局和发展改革部门职能,以更高站位谋划发展、更高效率统筹协调、更高标杆比学赶超、更实举措狠抓落实。”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曹文彬表示,(下转第3版)

  以“挑大梁”的担当作为决胜“十四五”

  (上接第1版)发改系统将进一步抓紧抓好当前经济工作,大力提振消费,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用好“两重”“两新”等资金政策“窗口期”,紧盯重大项目招引建设,推动增速能快则快、增量能多则多、贡献能大则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率先攻坚改革试点,加快推动场景创新、功能区整合升级、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改革事项形成无锡方案。加快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深化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联动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持续抓好富民增收工作,扎实办好为民办实事项目。

  积极作为、争拼善为,凝心聚力创佳绩

  “积极作为、争拼善为”是新时代奋进者的精神坐标。“积极作为”是主动破局的责任担当,“争拼善为”是迎难而上的智慧实践。唯有以“争”的斗志突破重围、以“善”的巧思开辟新局,方能以主动作为赢得发展先机,以善作善成铸就时代荣光。

  “江阴将以GDP突破5000亿为新起点,大干新一年、争创新业绩。”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许峰说,江阴将打好增长主动仗,夯实工业经济“压舱石”、丰富消费场景新需求、刷新外资外贸进度条,跑出增长加速度,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筑牢项目强支撑,以四大功能区为主体,狠抓数智赋能,强化项目攻坚,一体推进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激发科创新动能,全面启动“科创江阴”建设新三年行动,积极对接四大创新合作中心,深化与2所家门口高校“八个一”的合作,推动“一湾一谷一区一港”快出形象,新增无锡市级以上科创平台100个;绘好民生幸福图,全面融入锡澄一体,更好统筹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打造更具魅力、更有质感的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以“挑大梁”的实际成效为无锡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滨湖区委书记孙海东表示,积极作为、争拼善为,滨湖将突出全域创新,助推科技产业双向赋能。作为江苏为数不多拥有丰富科创资源的区域,今年滨湖将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核心,创新资源配置、强化要素支撑,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同频共振、融合发展。在筑强创新平台上,滨湖将主动融入服务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布局建设更多新型研发机构、概念验证中心、中试服务平台等科产转化平台,积极构建院企创新联合体,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全速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在壮大产业集群上,深耕“543+X”产业,聚焦人工智能、合成生物、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加大企业梯度培育,推动企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在打造人才港湾上,迭代升级“滨湖之光”人才政策,创新建设“滨湖人才港”,深化“青睐湖湾”工程、博士后“星光计划”,引入更多战略科学家、头部企业家,培育更多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做优人才“无忧”生态链赋能高质量发展。

  “担当有为、勇挑大梁,以实干实绩多作贡献。”无锡城建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唐劲松说,集团将紧扣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聚焦主责主业,聚力民生实事,高质量推进老东门片区城市更新、火车站南广场改扩建、江尖公园片区更新等城乡建设重大项目;加快中瑞生态城双碳示范街区、未来膜科技智造园等产业园区建设运营,通过投租联动等模式,重点支持空天经济、木构绿建、清洁能源等产业发展。拿出最好状态,奋力多作贡献。今年,城建发展集团将全面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持续增强创新驱动力;推进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及销售,谋划增梯全产业链,推动惠老助餐、托幼托育、智慧停车等民生服务向市场化拓展,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以实干书写担当,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无锡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矢志创新、主动求新,踔厉奋发攀新高

  “矢志创新”展现破茧求变的坚定信念,“主动求新”体现未雨绸缪的战略智慧。唯有将创新意识融入发展血脉,让求新思维成为行动自觉,勇于打破惯性思维、路径依赖,才能在踔厉奋发中锻造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新跃升。

  “梁溪区将以全力拼抢的奋进姿态,加大制度供给、增创先发优势,高质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为全市发展大局多作贡献。”梁溪区委书记,无锡梁溪科技城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朱刚表示,将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再攀高,开展“百企建圈”行动,实施“百园百楼”服务,实体化运作四个区级创新中心,加快十二个产业生态圈建设,打造6个百亿级生态圈。在文商体旅融合上再提质,放大春晚长尾效应,加大高品质文化赛事活动供给,导入谷子经济等新型消费,打造“美食之都、购物天堂”核心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在改革攻坚突破上再发力,深化功能区改革,梁溪科技城打造“世界看无锡的窗口”,江南古运河旅游度假区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提升企业感受度、整体便利度、要素丰裕度、市场容新度和生态共享度。在共建共享共富上再探索,加快建设南尖慢谷等青年友好景区街区,推出零租金共享办公空间,鼓励青年创新创业;深化“把支部建进小区”,破解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难题,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陶波说,科技系统将对标对表“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重要指示,制定《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细化目标、攻坚突破,奋力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实在增量”。聚力推动战略科技力量“聚合”突破,围绕未来信息、未来材料等领域,争创3家省重点实验室、新建20家市级重点实验室;推动科技领军企业“集群”突破,招引落地科技型企业20000家,建立市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库;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突破,组织实施100项左右重大科技攻关和前沿技术研发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集成”突破,制定实施促进全链式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措施,推动更多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进入“应用场”。

  改革开路、实干为先。紧扣“挑大梁”使命,无锡产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姚志勇表示,集团将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在矢志产业革新突破、打造改革攻坚样板、构建协同创新矩阵等维度勇当先锋,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推进产业科技深度融合,将聚焦集成电路、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开展链式招商,全年计划投资近100亿元加强项目建设;加快高端存储产业化项目合作,推动一批头部项目落地,全力招引重特大项目。纵深推进改革开放,启动总规模超20万平方米的人工智能产业园建设,加速重点项目证券化进程、积极构建上市公司集群,并且高效运营集成电路战新母基金,计划签约4支子基金形成50亿元资本规模;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拓展与博世等世界500强战略合作空间,蹄疾步稳建设国内一流高科技产业集团,更好服务无锡“465”现代产业集群发展。

  事不避难、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开新局

  从乡镇企业“四千四万”精神的涅槃,到物联网产业领跑全球的蝶变,无锡发展史本质上是一部攻坚克难、破茧成蝶的奋斗史诗。站在收官“十四五”、开启“十五五”的时间节点上,全市上下唯有将“事不避难”的担当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实践,方能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续写“太湖明珠”的时代华章。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惠山将坚持以我为主,干字当头,全面推动惠山由内而外脱胎换骨、各项工作走在前列。”惠山区委书记程松说,将抢抓“两重”“两新”等政策机遇,在推动工业经济、批零住餐、外资外贸和房地产市场稳定增长的同时,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同时调优结构强动能,围绕“三新四强五未来”产业集群,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更多向“新”求“质”的发展动能;以改革攻坚开新局,进一步深化功能区建设,深化国资国企、投融资机制改革,奋力开创惠山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攻坚克难,全力增进民生福祉。今年惠山将扎实办好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区人民医院创建三甲步伐,做优做强省锡中教育集团,提速政和大道西延、暨南大道西延等民生工程,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总台春晚无锡分会场大放异彩,为全市文旅产业带来“大流量”。宜兴市委常委、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党工委书记、管理办主任任飞表示,下阶段,度假区将围绕“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生态旅游目的地”这一目标,在旅游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更多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实质性成效。重点聚焦文旅整体能级提升,全域联动建设“大景区”,重点推动善卷洞5A景区创建,持续优化旅游配套设施,打造“一廊十景多点”的全域旅游格局;加快构建旅游消费“新场景”,招引一批亲子类、低空经济类文旅新业态项目,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夜游经济、银发经济等多元文旅业态,继续办好阳羡过大年、音乐节、阳羡100等文旅活动,加快提升宜兴旅游的品牌度和知名度。

  “自然资源规划系统将进一步增强‘一步慢则步步慢’的紧迫感,比学赶超、奋力攻坚、奋发有为,聚焦保障发展不松劲,聚力改革创新不止步,努力为全市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局长席永清表示,将继续强化要素保障,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增强资源调配的统筹性、精准性和高效性,以“空间焕新”促“产业焕新”,实现从“被动保障”向“主动引领”“精准保障”转变,扎实推动重大项目“优保快保”;同时将全面深化自然资源规划领域改革创新,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城市更新及风貌塑造、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等方面,创新工作思路和举措,通过“点”的突破,带动“面”的整体提升,推动自然资源管理再上新台阶。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