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科创周刊

全市首批概念验证中心加速落地

激活科技成果转化早期“微循环”

  □本报记者 朱冬娅

  近日,《无锡市概念验证中心管理办法(试行)》开始施行,鼓励和支持企业、社会资本联合科研机构等单位,分类建设市场化运作的概念验证中心。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前端的一环,概念验证中心是创新种子的“发芽测试站”。在基金、政策、资源支持之下,全市首批概念验证中心正加速落地建设,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早期“微循环”,助推更多技术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

  从IDEA到IPO,全领域概念验证中心加速落地

  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共建分中心,与板块、企业共建概念验证基地……伴随无锡市产业创新研究院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步伐,一个多元开放的创新生态日渐成形。“本月中旬,又有一批新的科技成果将来到长三角工业芯谷作概念验证项目路演,这些项目结合地方板块需求、由分中心征集推荐,主要聚焦于集成电路领域,成果的技术含量高、市场化前景好。”无锡市产业创新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市产研院已签约共建“中科唯睿”和“笃实唯睿”两个分中心,首批概念验证基地即将签约落地。

  根据我市对概念验证服务新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部署,无锡将建立综合类和领域类两类概念验证中心,其中综合类概念验证中心由无锡市产业创新研究院自主建设管理,整合境内外高校、院所的创新资源,围绕多个学科或产业领域开展概念验证服务。目前,市产研院在建的综合类概念验证中心已经挖掘了一批项目纳入概念验证项目库,通过项目路演、专家评审等方式开展原理验证、技术可行性验证、商业化前景验证,经过验证后的成果将依据项目的成熟度,在新研机构、企业和地方板块熟化、转化和孵化。同时,为了更好开展概念验证相关业务,市产研院组建了专业化服务团队,成员涵盖技术、财务、法务、知识产权等方面专家和技术经理人,赋能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实现创新成果的快速导入和落地实施。

  去年年底,市产研院与中国科学院旗下的中科智汇工场共建的首个分中心——中科唯睿分中心在长三角工业芯谷揭牌,并举办了首场概念验证项目路演活动,展示了近十个泛集成电路领域的创新项目,涉及类脑AI、芯片设计、特种设备等多个领域。“这批参加概念验证的项目中,有4个成熟度较高的项目已启动与板块和投资机构对接,进入落地孵化阶段;还有4个项目将与在锡新研机构合作,进行项目熟化。”市产研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悉,市产研院概念验证中心已落地长三角工业芯谷,未来将建有路演大厅、成果展示厅等多个功能分区,并配套建设信息化系统,整合有待验证的科技成果、概念验证专家、技术经理人、意向对接企业等要素资源,营造从IDEA、IP到IPO的科技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要素服务环境,打造一个政府引导、产研协同、市场运作的概念验证“成果交易市场”。

  “硬实力”加持,打通全链条成果转化体系

  除了不限领域的综合类概念验证中心,我市还在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部署多个概念验证中心。入选首批江苏省概念验证中心的江南大学生命健康领域概念验证中心就是其中最为成熟的中心之一。

  “在学校建立概念验证中心,一方面能为校内科研成果提供一个早期评估和优化平台,避免科研成果盲目冲向市场;另一方面能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让企业更容易发现学校的科研成果,也能以市场需求引导科研方向。”江南大学生命健康领域概念验证中心负责人王立告诉记者,中心正致力构建一套贯通“成果挖掘—概念验证—企业孵化—资本驱动—产业加速”全链条的硬科技成果转化培育体系。

  作为新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概念验证中心自身需要“硬实力”。据介绍,江南大学生命健康领域概念验证中心组建的运营管理团队和专家顾问团队,分别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卫、陈坚领衔。管理团队保障中心日常运作顺畅、监督项目执行情况,而包括科学家、技术专家、产业专家、投融资及法务专家等在内的专家顾问团队,则为概念验证提供全方位支持。

  近日,该概念验证中心面向江南大学教职人员发布了“征集令”,征集有待概念验证的2025年度校内项目。通过遴选入库的项目,中心将协助提供产学研对接、供应链资源对接、龙头企业资源对接、投融资对接、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国际交流和合作等配套资源。通过概念验证的项目,还可优先推荐参加江南大学校友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获奖者可申请无锡“太湖人才”“滨湖之光”以赛代评资格,人才配套服务等相关配套支持。对于通过概念验证,且在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落地的项目,将择优给予专项启动资金资助。

  “随着体制机制、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成熟,概念验证中心产生了一批孵化成果,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关卡亟待打通。”江南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康振说,当前,中心需要扩大资金来源和规模、完善验证项目转化落地反哺模式、建立健全市校联动机制等,希望政府出台更具针对性的引导扶持政策,通过成功案例打造发挥项目示范带动作用,让概念验证中心更有含金量和吸引力。

  全方位支持,让概念验证中心更有含金量

  概念验证中心的含金量和吸引力要如何提高?我市从基金支持、资源布局、政策指引等方面启动了一系列探索。

  去年9月,无锡市产业创新研究院首个在海外成立的概念验证基金落地悉尼,该基金由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牵头并联合无锡市产业创新研究院,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共同成立。该基金征集遴选来自新南威尔士大学科研团队的早期原创重大技术成果,资助科研团队开展相应的技术验证,推动通过概念验证的技术成果后期在长三角地区落地,并优先在无锡进行产业化。

  不到一个月后,又一支概念验证基金正式启动。由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市产研院、中科智汇工场、无锡国联金投启源四方发起成立的“无锡产研智汇概念验证基金”签约落地,依托中科智汇工场项目筛选挖掘体系,聚焦早期科创项目的孵化培育,推动一批优质概念验证项目在锡落地转化。

  全市层面的概念验证基金布局也已在路上。从市科技局获悉,我市正在研究制定促进全链式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将充分发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的牵引作用,支持未来产业天使基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并对进驻概念验证中心的早期成果转化项目,采取先投后股、股权直投等方式予以支持。

  “根据无锡重点发展产业的需求和现有条件,今年将力争建成首批11家市级概念验证中心。”市科技局机构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综合类概念验证中心,在建的概念验证中心涉及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人工智能、深海装备、物联网、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产业领域,建成后将为这些重点产业提供从实验室技术到市场应用的关键中间环节支撑,通过专业化概念验证服务加速科技成果熟化转化,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近期开始施行的《无锡市概念验证中心管理办法(试行)》则对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管理等方面明确了细化指引。《办法》明确,对获批建设的省级以上概念验证中心,最高给予200万元奖励;对确定建设或已通过验收的市级领域类概念验证中心,最高给予100万元支持。此外,市科技局将对列入无锡市概念验证中心管理序列的中心定期组织绩效评价,对绩效评价为优秀的概念验证中心,每年最高给予200万元绩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