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研在惠山、造在江阴,锡澄协同催生企业蜕变——

“前研后造”驱动“小巨人”创新突围

  □本报记者 唐芸芸

  早上9点,位于江阴青阳的江阴市辉龙电热电器有限公司内,一批半导体加热组件陆续通过精密检测线;与此同时,十多公里外的惠山华清创新园内,平均年龄30岁的250余名研发人员已经开始敲击键盘。生产总部扎根江阴,设计研发落户惠山,在锡澄交界处,这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辉龙电热形成了独特的“两地分工”模式。

  这样的布局让辉龙电热以“前研后造”深度融入锡澄协同发展的进程。从2005年在国内率先开发出蚀刻发热膜技术、转型进入医疗领域,到助力国内首个10万辆新能源汽车走向市场,再到进军半导体赛道并拿下首个客户英特尔。辉龙的蜕变,既是企业突破地域局限的主动突围,更是锡澄一体化进程中,交通畅达、资源联动催生的生动样本。

  从博士难留到一次揽才上百人

  很少有人知道,辉龙曾在人才引进上屡屡碰壁。“因为区域局限,厉害一点的人才根本留不住。”来到江阴市辉龙电热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谢龙首先和记者分享了企业的引才故事,辉龙是现存青阳本土企业中第一个招引博士的,“10年前,一位博士看朋友的面子入职了辉龙。”为了留住这个难得的人才,辉龙在惠山区特别安排了住所,还每天派车专门接送,以此打消博士对交通的顾虑,“但不到一年他还是离职了。”

  但这次经历给了谢龙引才新思路。2016年,企业另辟蹊径,在距堰桥地铁站不到5分钟、紧邻清华创业大厦的惠山华清创新园落地,以“前店后厂”模式破解招人难题。“带上‘清华’二字,立马显得‘高大上’了。”谢龙感受明显,“把人才接触企业的第一站放在惠山区,再告知青阳总部距此仅十多分钟车程,大大打消了人才的顾虑。”之后,研发人员需下厂测试、沟通时,企业每天安排班车接送。

  人才的集聚带来了研发实力的飞跃。企业划分出管路加热、半导体湿放加热、陶瓷、控制、定制化等5大研发方向,仅定制化部分去年就承接300多个项目。研发中心规模也从最初100平方米的办公室,扩展到如今自有1000平方米加租赁1000平方米的空间,研发人员250余人。“今年一下子就招了100多人,有20余人是博士、硕士。”谢龙透露。人才加持下,辉龙电热已获数十项国内外发明专利,跨区域创新合作成果丰硕。

  大通道畅达让协同半径更宽广

  从过去“招不到人”的困境,到如今人才池持续扩容,这一显著变化也得益于锡澄间大通道的畅达。尤其是去年凤翔快速路北延通车后,(下转第2版)

  “前研后造”驱动“小巨人”创新突围

  (上接第1版)谢龙明显觉得,无锡市区及周边的人才开始沿着畅通的路网向位于青阳的总部集聚。这种变化在管理层更为显著:企业高管中50%-60%来自无锡市区,90%以上都居住在无锡市区,“跨区域上班”从稀罕事变成了日常。

  “十年前,新吴区的人绝不会考虑来江阴工作。”质量部的包宇杰家住新吴区长江路附近,对此感受深切。2022年加入辉龙的他,如今通过凤翔路高架最快26分钟就能到青阳总部。他笑着说,以前从海港大道绕行要多走4公里,现在快速路一通,交通非常方便。

  包宇杰加入后,越来越多无锡市区人才出现在他的同事名单里。有住在山姆超市附近的,有来自梅村的……不少甚至比他住得更远。“刚来的时候,老同事都觉得奇怪,纷纷感慨‘住这么远都来’!”包宇杰说,如今仅质量部,工程师及以上级别就有近10人来自无锡市区,占比近三成。这也让谢龙底气更足了,“企业还有不少业内专家来自上海、北京,未来辉龙还计划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

  两地分工模式跑出发展加速度

  在“前店后厂”的协同格局下,辉龙的技术突破与产业扩张按下了快进键。尤其是2014年布局半导体行业后,这种“两地分工”的优势愈发凸显——惠山研发中心聚焦核心技术攻坚,青阳总部保障精密生产落地。2016年,企业成功进入Intel大连工厂、北方华创、京东方等行业头部企业供应链,深度参与到半导体国产化进程中。如今,半导体相关业务已占企业营收的70%—75%,成为绝对核心板块。

  研发与生产的高效联动,推动企业在细分赛道上持续领跑。如今,在半导体生产的不同环节,都有“辉龙制造”的高附加值产品。“晶圆工厂排放的尾气都需要加热到一定温度,否则就会造成堵塞导致晶圆报废。”谢龙说,这对辉龙的温度解决方案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少加热环节的温度误差必须锁定在±0.1℃内。”极致要求下,辉龙的产品价值水涨船高。

  锡澄协同的红利正转化为企业实打实的发展加速度。去年,辉龙电热每平方米税收升至近2300元。江南大学江阴校区落地后,辉龙又快速抢抓契机,与集成电路学院签下了50万元的合作协议,用本地的智力源泉为企业发展赋能。青阳总部的“版图”还在持续扩张。“政府批下的五十多亩土地早已备好,下个月,旁边的新项目就要破土动工。”朝着未来新厂区的方向看去,谢龙信心满满,“新项目既是对现有产能的拓展,更是对产业链的深度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