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经常锻炼的比例达26.1%,80岁以上仍有14.7%的老年人保持活跃参与。然而,我走访和咨询了杭州、无锡等多家健身机构后发现,设置“年龄消费门槛”的并非少数。有的健身房明确规定,不给60岁以上老年人办理健身卡。此外,游泳馆、滑冰场等运动场所也对老年人设置重重障碍。因为限制较多,所以老年人体育健身往往被局限于公共体育场馆,广场空地或道路旁、社区内等场所。
健身房等健身场所“年龄歧视”现象,折射出我国健身产业适老化服务的缺失。银发族已成为不少领域重要的消费人群,体育消费也不例外。因“风险规避”将老年人拒之门外,看似是“安全至上”的选择,实则暴露了行业对老年群体需求的漠视与专业能力的不足。破解这一困局的核心在于建立科学的老年健身服务体系,从风险分级评估到适老化课程设计,从教练专业培训到应急预案完善,每个环节都需系统性创新。
体育锻炼是老年人改善体质、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体育锻炼场所不能因为有些老年人在锻炼时发生意外而拒之门外。让每一位渴望健康的老年人都能享受平等的锻炼权利,不仅是产业发展的机遇,更是社会文明的标尺。(顾家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