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开了半辈子的货车,天南海北四处奔波,很是辛苦。年龄大了后,考虑到父亲的身体健康,全家人硬劝他卖掉了货车,回家养老。
然而,父亲退休赋闲后,却整日郁郁寡欢,像丢了魂一般,常常对着空荡荡的车库发呆,时不时叹气。眼瞅他茶饭不思、日渐消瘦,我和妹妹偷偷向母亲打听,她只叹着气说:“你爸忙惯了,猛然闲下来,心里不舒坦……”母亲的话更加重了我们的担心,我和妹妹便琢磨起让父亲开心的办法。
妹妹最先提议:“报个老年兴趣班吧,学学书法、练练古琴,还能结识新朋友。”父亲听后直皱眉,摩挲着掌心的老茧说:“我是个粗人,哪里懂那些……”我接上话说:“那网购个鱼竿,到运河边钓钓鱼?”“不行!”身旁的母亲突然发话。旅游、骑行、插花等各种建议,要么被父亲摆手拒绝,要么被母亲摇头拦下。我和妹妹颇为窝火:放着好好的“福”不享,这老两口到底想怎样?
后来的一天,父亲突然主动找到我们说:“我想找个活干,保洁、门卫、管仓库啥的,你们觉得行不?”我和妹妹对视几眼,谁都没吭声:这老头放着清福不享,非要自找苦吃?母亲帮腔:“你爸忙活了半辈子,让他歇着享受,他浑身都不得劲儿。”父亲也解释:“我不是想赚钱,只是不想吃‘闲饭’,每天闲着没事做,比跑货运还累……”
随后,我们给他找了个兼职,无非是收发快递、登记进出访客之类的轻松活计。于是,父亲每天踏着晨曦出门,就着暮色回家,重新回归“上班”生活。他的话明显变多了,晚饭时都在讲白天遇到的奇闻趣事,逗得母亲直抿着嘴笑,他也跟着哈哈笑出声。
那一刻,我们恍然大悟。原来父亲的“不开心”,并非缺了我们以为的那些“热闹”,而是少了劳动带来的踏实感。父亲手握半辈子的方向盘,靠着辛勤劳动维持着全家的生计,忙碌才会让他心底安稳。我们以为的“清福”,对他来说反倒是种束缚。正所谓“父母悦,即为孝”。(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