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单红 文、吕枫 摄)无锡文博再增重量级馆藏!昨获悉,新吴区鸿山街道与锡山区原八士镇(现锡北镇)出土的北宋、元代墓葬出土漆木器24件(套),获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29万元,经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扬州工作站历时两年精心修复后,现已完成修复工作,将于8月归来。
这批宋元漆器有漆枕、漆盘、漆奁、漆筒、漆盒、漆碗等,其中夹纻胎为3 件(套),木胎为21 件(套)。大量漆器保存比较完整、造型纹饰精美,具有强烈的时代风格。这是无锡地区首次出土数量如此之多,造型优美、保存较好的宋元漆器,其中的两件荷叶型漆枕属首次发现。
据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一全介绍,2010年4月13日,鸿山某开发公司在吴文化广场东侧施工过程中发现一座利用巨型大青石覆盖的古代墓葬。经市考古所确认墓葬属于宋元时期贵族合葬墓。在勘探与发掘过程中,共发现墓葬18座,墓葬时间早至六朝时期,晚至明清时期,墓葬形制多样,出土各类文物百余件,尤其是其中一座元代葬墓,出土漆器器型制作精美,与无锡元代钱裕墓出土器型风格相似。墓中出土随葬品59件,其中漆器15件,均为黑色髹漆,漆面光亮、匀净、厚实,有漆盒、漆奁、漆桶等,器物均为木胎圈叠,口沿多为曲棱状,颇具宋元漆器风格,对研究无锡地区在各个时期丧葬习俗的变化及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7月20日,锡山区原八士镇一建筑工地有古墓葬出土,共发现宋代墓葬4座,其中出土漆器9件,多数为一色漆,个别器物髤内朱外黑或内朱外绿漆,有漆枕、漆钵、漆碗等。其中两件荷叶形漆枕,造型别致,漆面光洁,上部为七瓣荷花叶形,底座呈近方形荷花叶状,通体髤黑漆,轮廓线条圆润流畅,其底部用朱漆书“乙巳中马上□”,应为制作的年代和民营作坊工匠姓名。据现有的资料,未发现同类出土器物,应为首次发现,这对漆枕的出现为研究宋代江南地区的漆器制造提供了新的考古学资料。
这批宋元时期的漆器,由于墓葬发掘前遭受到基建损坏,存在饱水、糟朽、霉变、变形等病害。为此,我市向国家文物局提出修复保护方案并获资助,于2017年2月将这批宋元漆器送至荆州文保中心扬州工作站,通过清洗分离、脱水加固等进行保护性修复,整个修复过程长达两年。
在采访过程中得知,宋元漆器主要有两大类,一类采用雕漆、戗金、螺钿镶嵌等工艺装饰,另一类就是质朴无华的光素漆器。无锡地区出土的漆器恰恰属于后者,这类漆器的产品最多,使用也最广泛,代表了宋元时期漆器的主流,为研究宋元时期漆器产地分布、江南地区漆器工艺水平、商品市场流通情况等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物资料。
据悉,这批宋元漆器经修复后,在该类别文物的馆藏条件下各项理化性能稳定,便于展出和长期保存。8月归来后,将交由市文博部门用于研究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