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无锡观察

大饱眼福!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上线

一起足不出户逛故宫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官方微博

  7月16日下午3时整,“故宫博物院”官方微博宣布: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正式上线!故宫最全藏品信息就在这里,涵盖26大类文物,超过186万件/套文物基础信息,5万张精选文物影像。故宫还承诺,后续还将不断增加文物信息,满足大家博古赏新、学习研究的需求。话题“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上线”随即引发网友热议。

  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的网页检索分为简单检索和高级检索两种。简单检索主要是关键词检索,高级检索则可以通过输入关键词、选择文物分类及朝代查询自己想找的文物信息。检索到的文物,打开它的详情页,可以看到对应的文物号、分类、年代和相关推荐,点击文物图片右下角的放大镜按钮,则可以将文物放大欣赏细节。

  网友们纷纷点赞:“以后足不出户就能领略故宫的魅力。”“故宫数字文物库来啦!你值得拥有!”“一饱眼福!”“我拥有不了实物,至少可以拥有照片。”“好棒!不出家门就可以拥有。”“太棒了,逛故宫人挤人,还有玻璃挡着。我身高不够,有些大瓶子都看不到顶,有这个就太好了。赶紧去看看有没有西洋钟的图,希望是动图。”“浏览了网站感觉自己也是去过故宫博物院的人了。”“让我们细听它们背后的故事。”“可以放大到很清晰的程度,很棒!”“每张图都非常清晰,能看清文物的细节,期待数字文物库的不断完善。”

  第一时间前往“围观”的网友们也提了很多建议:“期待360度全方位的动景上线,就跟玩游戏一样,可以“唰唰唰”地旋转放大,看到文物的每一个细节。”“要是能配上音频文字讲解就更好了。”“要是有动态演示图就好了,特别是那些精美的钟表制品。”“怎么能没有文物的介绍啊?希望尽快完善。”“太好了,文物做好数字化工作,最好能不断完善相关工艺、历史背景介绍,有助于中华文化的长期传承。”“刚去看了网页,希望能添加对藏品的简介,比如出身地、工艺、故事、传说之类。”

  比起普通网友,业内人士则关注了更多方面的问题。人文艺术博主“虚与weiyi”说:“研究了下版权协议,求开放。如果真的支持国内的文创产业,请一定开放使用商业版权。对传统的真正保护就是不让传统死在博物馆里,而是让它出门。”历史博主“行走的博物馆”也发表了同样的看法:“完善版权管理,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其价值。”文物修复鉴定师、知名人文艺术博主“松松發文物资料君”表示:“大家要注意版权协议,合理使用。期待数字资源的开放能够继续跟进深化下去。另外,基础信息登记还有很多错误,年代名称等等……一时恐怕也很难一一校对,用的时候要注意去查原始信息和出处。好在有提供文物编号,算一个线索。”

  据《北京日报》消息,当天,包括“数字文物库”在内,故宫共有7款数字产品同时亮相:“故宫名画记”“数字多宝阁”“数字文物库”“全景故宫”4个网站,“紫禁城600”1个APP,以及“故宫:口袋工匠”“玩转故宫”2个微信小程序。7月17日,“故宫博物院”官方微博介绍了“数字多宝阁”的特色:“大家在欣赏精美文物影像的时候,是不是特别想让文物转一下,看看背面什么样?‘数字多宝阁’满足你!你可以全方位无死角地欣赏文物!……首批12大类170件/套三维文物,为你提供超真实的极致审美体验!”同时,为了让数字文物库能够不断进步,故宫博物院还在评论区留下了征求意见的邮箱。

  (马由)

  网友热议

  @文之圣者201806: 数字文物库,盘点大故宫。文明之古迹,保护重中重。科技为先锋,完善多修复。开创新局面,扬吾民族风。

  @盛馨艺: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这一天,对故宫来说是很重要的一天,技术在慢慢改变这座博物馆,让人更爱这座城。

  @布袋墩: 这可以填满整个暑假,惊艳!

  @22eliseant:每次看到这些文物就在想,现在还做得出来吗?

  @百事不想cry:“数字多宝阁”可以360度转着看了!印象最深的是镂空的博山炉,四面通透,细节完美。感谢数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