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锡山大桥时隔十年迎来维修,工程预计下月底完成

16座跨运河大桥健康状况良好

  ▲ 昨天,工人们在锡山大桥上铲除打磨人非混行道原有的磨耗层。

  本报讯 近日,连接主城区和锡惠景区的交通要道锡山大桥开始维修。记者昨探访大桥维修工程时发现,施工期间桥梁两侧人非混行道封闭,原双向各两条机动车道均借一条供非机动车与行人使用,已用防护栏隔开,对日常通行基本没有影响,计划8月底完工恢复原状。

  据介绍,锡山大桥1978年动工,1981年建成,至今已运营近40年,是无锡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大桥,由此开启了锡城运河上的“大桥时代”。“目前主要存在支座老化、人非混行道路面磨耗严重这些桥梁‘老年病’。”市市政设施建设工程桥隧设施养护公司党支部书记杨民益告诉记者,锡山大桥上一次维修还是在10年前,橡胶支座、抗震挡块老化会影响桥梁使用的耐久性,人非混行道铺装层磨损剥落则会在雨天和冰冻气候下增加打滑事故的概率。

  为此,本次维修工程已为锡山大桥更换桥梁橡胶底座120个、抗震挡块240个,梁体外侧涂刷了2800平方米的防腐涂料,桥面两端也重新摊铺了1200平方米沥青。“大桥外立面原来是混凝土本色,现在刷成了灰色,更加凝重大气。现阶段正在对2000多平方米的人非混行道面层进行全面改造,完工后路面不再斑驳,会与周边景色更加协调。”杨民益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铲除打磨人非混行道原有的磨耗层。据介绍,本次施工用上了新型湿式打磨机,设备自带吸尘功能,几乎不产生扬尘。打磨完成后,还将使用新工艺铺设5—7毫米厚的环氧覆层,表面粗糙度大大增强,可消除雨天湿滑的安全隐患。

  下转第2版>>>

  16座跨运河大桥健康状况良好

  上接第1版>>>

  无锡市政设施管理处副处长金晖介绍,锡山大桥是锡城京杭运河上16座大桥中最“年长”的一座,最近一次综合“体检”评估健康状况良好。“大运河上的每座桥梁都有一份独立的健康‘档案’和维护方案,因为它们在建造时都采用了当时最新颖的结构技术,外观各不相同,也给城市风景增色不少。”据了解,16座跨运河大桥中,锡山大桥、梁溪大桥和江尖大桥属于老桥,目前桥梁情况都不错。

  运河上的大桥是市政管养的重中之重,自2010年起,我市就在省内率先启用了基于物联网传感技术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首先应用于运河上的蓉湖大桥和开源大桥。“这个监测系统相当于24小时运转的桥梁‘心电图’监测仪,实时监控桥梁振动、倾斜、沉降等数据。比如受台风影响或超重车辆经过,某项数据超出范围,系统就会自动报警。”金晖说。据悉,目前该监测系统已运用于我市3座大桥。 (朱冬娅、实习生 金钱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