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一名八旬老人晨练时中暑,被120急救中心送到江大附院(原无锡四院)急诊科就诊,经过转移到适宜温度的环境并补充能量,患者转危为安。记者昨日从无锡市多家大医院获悉,一些人因高温“热”出病,还有一些人因贪凉“冷”出病。多位专家提醒,目前高温天才刚刚开始,后期患者可能还会进一步增多。
在市二院急诊科,当天收治了3名中暑病人,好在都是轻度中暑。该院急诊科主任屠苏告诉记者,高温天才开始,一般要持续一周高温,中暑病人才会明显增多,甚至出现中暑中最严重的热射病。市二院皮肤科当天派出10多名医生坐诊,日门急诊量接近1100人次。副主任医师赖美玲告诉记者,门诊上1/3患者是夏季皮炎,1/3是日晒伤。
“总体来说,现在市民的防高温意识增强,但是由于贪图凉快舒服,一些‘冷’出来的病患也不少。”医生介绍。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副主任中医师冯骅告诉记者,近来每天因面瘫来针灸的患者有60多人次,除了本身体质虚弱外,空调温度开得过低,朝着脸吹就是一个诱因。江大附院(原无锡四院)康复医学科主任袁春生介绍,每天接诊的颈椎病患者有二三十人,这些患者本来因多伏案或看手机时间长而埋下了病根,再加上空调一吹,就诱发了颈椎病。江大附院(原无锡三院)消化内科余利华医生告诉记者,虽然高温天食物容易变质,但由于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因食用不洁食物导致腹泻的患者少了,反倒是吃冰冷食物吃出急性胃肠炎的多了,夏季气温高,胃肠道血流较少,吃了过多的冷食物,会导致胃肠道收缩发生腹痛。市九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邱景山介绍,一些大汗淋漓的年轻人进入温度较低的空调房内,血管遇冷强烈收缩导致内耳微循环缺血,造成突发性耳聋。市二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徐慧艳介绍,这两天眼科门诊上也发现干眼症患者增多,也与久呆空调房有关。(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