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夏红胜(新吴分局党组成员)
基因是什么?参军从警又意味着什么?父亲参军,儿子从警,儿子的女儿又从警,祖孙三代军警承接,我想这就是基因。
投身于这样的队伍,是怀抱一颗忠诚初心,承接一份使命担当,也是蕴含一种家国情怀。在我们的警察队伍里有很多脱下军装换警服的军转干部,不少警察的父辈也有过军旅生涯部队经历,中国军警是保卫国家、维护安宁的“钢铁长城”,那军绿警蓝是缤纷多彩里的炫色,象征着和平安宁,也是孩童们心中向往的色彩。“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圆了众多有志青年的儿时梦。
我的父亲曾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某部一名炮兵,上过前线负过伤。父亲已经离开我十多年了,但对父亲的思念从未断过。《永远的思念》《厦门追思》《风儿,请捎去我对父亲的思念》等散文就是寄托了我对父亲的情爱。
睹物思人,我珍藏着父亲留下的三张照片。1958年海峡两岸,那是一段特殊的时期,父亲在前线炮兵阵地。小时候我依稀听过父亲说起他在部队的一些故事以及“8·23”炮战情景。
头戴橄榄帽,身穿苏式军服,父亲与战友的两张合影照,在我看来英俊帅气、威武挺拔,照片中“红旗竞赛优胜班”锦旗在军服的映衬下耀眼夺目。
我端详着父亲和战友拍摄于2002年的一张老照片,照片中的父亲笑容可掬,神态慈祥,穿着朴素。父亲兄弟姐妹多,他排行老二,退伍后选择进入国资企业,资助大家庭。父亲吃苦耐劳,养儿育女,待人友善。70岁那年,父亲走完了朴素平凡的一生。
父亲离开我们十多年了,我常常想起他,除了父子情深,还因为思念的触点较多。逢节过年想他,说起军人想他,说起自己的音乐情趣时又想他。父亲吹得一把好口琴,我的爷爷善拉二胡能唱戏,父亲的几位胞弟如今也在吹着萨克斯。我少年时期被选拔进入“小红花”宣传队学舞蹈唱歌,音乐的情趣一直陪伴着我,几年前还加入了市局警官合唱团,我的女儿也早已通过了钢琴十级考级。这就是一种基因的承接吧。
岁月荏苒,我从警已经36年。图文是记忆,照片有故事,故事里的情和爱也是一种承接。我捧着父亲的军装照片,看着自己的警服照片,从上白下蓝到草绿色、浅灰色,直至现在的警蓝色。警色斑斓,服色在变,初心不变。透过这些照片,我想起了自己的从警生涯,几多感慨,几多欣慰。我以自己的努力传承父亲对我的影响,勤奋履行警察职责。
从警后,我从基层派出所干起,以后有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在办公室等部门,主要从事文字工作和研究工作,与文字为伴,与笔墨为友,沉浸思考,参助决策。我把“警服的色彩”“承接的精神”融入岗位中,写进文稿内。
这些文稿有反映工作的,有寄情山水的,有描述家事的,也是“情”字当头,“勤”不离身,“勤”与“情”交融承接,相得益彰。文集不厚,情感厚,那些人和事在我心中是沉甸甸的。我的“勤与情”在工作中体验,在生活里发散,在文字中升华,我感到知足幸福。
鲜花盛开,绿叶承接的是花的芬芳;久旱逢雨,大地承接的是雨露滋润;奔腾大河,浪花承接的是汹涌波涛;巍峨高山,山峰承接的是初升旭日。承接是一种美德,承接是一份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