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无锡市生活垃圾分类正式实施第一天。对于设施已经到位的分类小区来说,这一天和之前有什么不同,今后将会有什么变化?记者走访发现,已有部分小区安排专业指导员上岗指导分类,收运体系和终端处置方面正常运行、平稳过渡。
“垃圾要分类”的氛围渐趋浓厚
昨天上午8点多,梁溪区崇安寺街道连元街社区明广楼宇小区业委会副主任沈阿姨,早早来到梁溪区城管局设置在锦绣花园里的宣传引导活动现场。“之前社区组织我们清洁工、物业管理人员、楼道小组长、业委会成员等多次学习垃圾分类知识,今天再次组织我们各小区相关人员来学习。”沈阿姨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大家都知道生活垃圾要分类了,尤其是老年人,对学习分类知识的兴趣日趋浓厚。
当天的宣传引导活动现场,专业人士宣讲《无锡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和分类知识,回收企业同步安排人员发放用户二维码、指导居民使用智能箱体。连元街社区书记邱一旦说,社区还专门通过微创投项目开发了网络学习平台,定期组织志愿者和居民学习分类知识,后期还将配合主管部门,积极开展四分类试点,重点是引导居民定时定点投放厨余垃圾。
已有部分小区安排专业指导员上岗
作为垃圾分类的第一线,部分社区已提前行动。太湖街道申新社区8月31日率先举行了垃圾分类启动仪式,社区招募的40名志愿者上台做了集体宣誓。8月30日,锡山区东亭街道映月社区赛维假日花园小区,一组智能回收箱体布设到位,居民康女士等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投放了一些塑料瓶、玻璃瓶,获取了一定的积分。
昨日,部分社区(小区)已安排督导员(专业指导员)上岗。在滨湖区河埒街道产山新村,社区的垃圾分类督导员于师傅一早就到小区门口的组合回收箱体前值守。上午10点多,记者在现场看到,住户朱师傅提着一袋黑色垃圾袋装的垃圾和一些废旧纸箱到箱体前投放。看到于师傅穿着督导员马甲,朱师傅很配合地让他开袋检查。朱师傅说:“前几天社区专门召集我们开会,要求实施垃圾分类,并配合社区督导员的工作。”
产山社区党委书记蔡志明说,目前社区所辖的产山新村、荣院家舍、青松新村等小区的分类收集设施于去年10月布设到位,此前社区已经有100多名志愿者不定期开展宣传,此次又专门设立了5名督导员,今天属于平稳过渡。
不过,记者采访发现,仍有部分小区没有接到与分类指导员培训、上岗有关的通知,暂时没有安排专业指导员上岗。
真正准确分类还有一段磨合期
当天11点左右,为配合属地社区开展宣传引导工作,滨湖区城管局安排滨湖区环卫处出动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收运车辆,对小区门口组合箱体里的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进行代收。
记者注意到,当工作人员打开有害垃圾箱体后,发现一些装在塑料袋里的过期药品。工作人员首先对这些塑料袋进行了再次分拣,将其投入其他垃圾之中,之后再将有害垃圾装车运走。我市实施垃圾分类以来,由于相关部门参与不够,除部分小区通过签约的方式,实施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第三方收运外,其他小区暂由环卫代收。“收运的物品都会送到区临时分拣中心进行二次分拣,之后分类处置。”滨湖区城管局环卫科负责人说。
目前,滨湖区已有三处小型餐厨垃圾处置站在运行,每天可处理餐厨垃圾60吨。“四分类对居民分类准确性要求更高,主管部门和试点小区(村)将进一步加大引导力度,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为全市全面推行四分类探路。”滨湖区城管局环卫科科长谭文龙说。(范绪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