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太湖周刊·阅读

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像观察

  《暗夜中的眼睛》  杨红林 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5月

  □张伟明

  《暗夜中的眼睛》是中国近现代影像史的最新研究作品,材料来源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日本间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各省拍摄的3000多幅照片,反映了近代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许多照片为首次披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本书是近代史研究专家杨红林博士的最新力作。杨红林博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任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院长,多年来一直从事近代史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对近现代影像史具有自己的研究特点,在学界形成了广泛的影响。

  本书具有三个方面的学术价值:

  用首次披露的实证影像材料,揭露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谍报活动的普遍性和平民化。近代日本的间谍活动当然有专门的机构在负责,在推进,但是,根源于军国主义教育下的日本社会的国民性,在日本谍报机构的推动与组织下,大量的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隐藏在普通的活动之中,由各行各业的日本人来积极完成。这一点,已经成为近代日本谍报活动研究的共识。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往往发现,日本军队所用的军用地图的精度有时要远远高于中国军队所使用的地图。这种细致的准备功夫,显然来自于长期以来对中国地形地貌、军事设置、交通位置、民风民情的细致测绘和观察。而这些情报的获取来源,除了专门的谍报机构外,就来自于大部分在华日本人的贡献。日本在华间谍活动的普遍性和平民化的特点,也为当时的国际国内社会所察觉。

  褪去谍报的色彩,借助对3000多幅近代中国社会照片的分析,本书为我们提供了1924年至1938年中国社会全貌式、鸟瞰式,同时又不乏细节的呈现。这种呈现不仅是图片式的,而且文中引用了大量日本拍摄者在拍摄途中的日记、心得与感想,从图片和文献两方面为我们展示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特点。例如,我们能看到20世纪30年代城镇街市的情景,当时的房屋建筑特点,城墙、桥梁的状况,商贸与集市的情形,港口、码头与船舶的概貌。日本拍摄者在《湖南纪行》中写道:“铁锈色的长江,不舍昼夜,悠悠地流向大海,江水的水量日益增多。现今,汉口的租界区,正全力驱使苦力们去修建防水设施,蒸汽泵与水轮机的响声、挑水工人们的叫喊声不绝于耳。”这种描述正可以说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一种写照。甚至我们还能从中发现民国时期文物保护的现状。在《寻访古齐遗址》的摄影报道中,提到了寻访管仲之墓的过程,然而却是一片破败之境,令人失望:“那里有两块石碑,其中一块已经倒塌了。这样子看起来,确实是有些年月了。墓丘的右边有一棵柏树,无精打采,落寞而立。”

  因此,《暗夜中的眼睛》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揭露近代以来日本谍报活动的特点,也在于为我们梳理了研究近代中国社会的珍贵历史材料,特别是本书从七个方面,包括城镇情况、地理交通、军政情况、资源物产、民俗民情、风景名胜、战争史迹等,对3000多幅没有经过整理的照片进行了细致的分类研究,使这批照片成为可供研究与使用的材料,对于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此外,从书中,我们还能体会到治学的方法。学界受实证主义的影响,总是希望借助数据等实证材料客观描述,明明有立场和倾向,也要通过各种方式把立场隐藏在客观描述之中,以为研究的中立。但无论多么实证与客观,研究总有出发点,总要表明自己的观点,才能为读者提供有益的思考。这种学问事实上是难能而可贵的。顾炎武说“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我想这本书给我的重要感受,就是书中洋溢着以史为鉴的家国情怀,体现出鲜明的立场与导向:我们要像日本了解中国那样加强对国际问题的研究。所以,《暗夜中的眼睛》这本书,用了这么多的篇幅,放了这么多的照片,其实也是在告诉读者一个道理:在当下的中国,我们还是需要认真反思历史给我们的教训。这正体现了本书的历史与现实的担当。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博士,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