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 祥
作为一名“80后”,曾几何时我也是一个贪玩爱打游戏的人,也看到了很多关于沉迷游戏有害的报道,但打游戏并没影响我后来的求学工作。现在,在孩子完成作业、表现良好的课余,我也会带着他一起玩游戏,或者让他独自打游戏。对于上小学的他来说,VR游戏、体感游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他并不沉迷游戏,原因就是有家长的引导。
实际上,人都会有好奇心有兴趣爱好,有人爱美食有人爱收藏。没有玩过游戏的人,自然很容易被吸引,但如果尝试了,知道了是什么东西、怎么回事,新鲜感就会下降。孩子被家长看管着无法充分接触游戏,对游戏的好奇心会不降反升。很多“80后”以及年龄再大些的家长,对孩子喜欢玩游戏都是谈之色变,如临大敌,这种恐惧感来自于未知,即知识的欠缺。要知道,美国军队早就用FPS游戏(第一人称射击)训练士兵了,现在不少国家军队都开始采用这种训练办法。游戏是一把双刃剑,但并不是恶魔。
随着电竞行业的兴起,大家对网游、手游、主机游戏等各种游戏的态度也逐渐开明,很多家长也会发出“打游戏也能成为一个职业”的感慨。说到底,玩游戏就像打球、看电影,是学习之余的放松方式,感受体验一下,适当玩玩,寓教于乐,不仅能让孩子跟上时代,培养家长与孩子的共同话题,更能给孩子一个有弹性的生活环境,避免刻意、极端、不合理的压制带来负面效应。
至于家长如何做好正确引导,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倾听孩子对游戏的想法,特别是对于沉迷的游戏的想法,他们为什么喜欢这个游戏,了解清楚动机,为引导孩子做好所谓的情报搜集工作。其次是家长要丰富自身的知识阅历,了解游戏行业、游戏技术的发展过程,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存在的优点和缺点,也可以自己去体验游戏,特别是体验下孩子所沉迷的游戏,增加与孩子的交流机会,以玩家同行的身份去引导孩子,避免对玩游戏行为的盲目打压,导致孩子的情绪反弹。最后是完善对孩子的奖惩教育机制,可以把设置合理的游戏时间,作为对孩子表现好的奖励,降低他们对游戏的好奇心,但必须注意适度。
此外,家长要提高自己对孩子的责任管理意识,不能把沉迷游戏的责任一味推卸给孩子,很多家长在带孩子时,为了孩子安静就把手机什么的丢给孩子任他们玩耍,久而久之会养成孩子要玩手机特别是游戏、不让就哭闹的不良习惯,甚至形成恶性循环,一时的方便可能酿出长期的苦果。家长要做孩子的朋友而不是单纯的监管者,要和孩子深入交流,相互理解,去知晓他们内心的想法,遇到问题要阐明事理,而不是无理由地强压逼迫。让他们能够听家长的话,愿意听家长的话,才能更好地发挥家长引导的作用。
(作者单位:宜兴市公安局指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