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博世现象”背后的区块协同效应

—— 一场关于重大项目招商的“板块对话”

  □本报记者 单红 琼玲 美梅

  “我们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外企,我们就是众多本地企业的一员。”博世动力总成解决方案事业部执行总裁乌伏·伽赫史塔特说。

  11月29日,博世中国氢燃料电池中心、博世中国创新与软件开发中心、博世智能网联中国项目3个项目同时“落子”无锡高新区、无锡经开区与锡山区。博世这家世界500强企业,深耕无锡20多年,如今正加速向下扎根,产业版图外延扩大,产业层次迭代更新。

  三个项目同时落户无锡,无疑是博世集团对与无锡多年携手合作投下的“信任票”。从博世动力总成解决方案事业部中国区总裁、博世汽车柴油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伟良积极助力项目招引、板块协同联动的“一盘棋”思路中可以管窥:重大项目招引,正以一种崭新的方式爆发新能量。

  外资发力无锡的“博世现象”值得探究。本报记者在采访博世所投资的三个板块时发现,传统的项目招引理念正在升级:板块协同既是发展趋势,也可以利用各自优势在强链、补链中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更需要板块协同,唯有板块协同“自转”转得更好,才能更好地融入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公转”。

  话题一:协同发展是现实趋势,“博世项目”在板块间如何互动?

  重大项目招引竞争激烈,即便同一个城市,板块间的角力犹如战场。然而,面对新的发展态势,一方面从全市一盘棋的层面上需要板块协同联动,同时,重大项目“溢出效应”无锡优先,更需要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板块间勠力同心。

  无锡高新区: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新吴区委副书记洪延炜认为,博世项目多点布局,有力呼应板块“协同联动”。高新区20多年来的发展,是全市聚焦扶持的结果,如今高新区已实现产业高度集聚,对全市形成产业“溢出效应”,这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此次博世集团之所以能在无锡接连布局三个项目,与无锡长期合作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不无关系。而在项目落地过程中,王伟良敏锐捕捉信息、积极沟通协调,对板块间的项目协同起到了“推进器”作用。

  无锡经开区:“‘博世现象’并非一蹴而就,是各板块自身优势和发展方向,与博世项目战略定位和落地条件高度契合的结果。”无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冯爱东认为,经开区自揭牌以来积极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以总部经济和服务经济为支撑的产业格局,在制造业与物联网协同发展、制造业数字化升级、新一轮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形成了自身优势。经开区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博世这样的标杆项目、平台项目来引领和带动。“这不仅是各个板块对博世项目的精准定位,更是博世对无锡的精确判断,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共同把蛋糕做好做大。”

  锡山区:“博世智能网联中国项目从接洽到意向签约,都展现了无锡招商中条块联动的力量。”锡东新城商务区招商局长王季燕介绍,“项目接触之初,项目方看到的是锡东新城车联网小镇的产业举动和紧贴高铁站的地理优势,而落地过程中无锡全域的车联网产业基础,给这个年轻的事业部更大的投资信心。”她表示,博世智能网联中国项目不仅与在锡其他博世项目会保持互动,而且会推动该项目加快与无锡建设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以及整个车联网产业生态圈的融入与互动,“会是一个更广范围的共赢。”

  话题二:“博世现象”对产业集群、产业链打造有何启示意义?

  一个是高新之地、一个是未来之城、一个是城市“东门”,三个板块功能定位各不相同,禀赋属性各有所长。“博世现象”彰显“博”采众长,“世”济其美的特点。

  无锡高新区:博世项目布局三大板块,正是针对各板块功能定位、先天禀赋的精准“落子”。产业链越长,附加值最大。雄厚产业积淀是产业链重要一环,如何延展?洪延炜表示,高新区强链、补链的举措是“工厂总部化”。无锡与博世合作渊源已久,通过双方多年共同努力,无锡成为博世柴油系统和动力总成业务的中国总部所在地、博世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在华业务的重要基地。由“制造工厂”向“工厂总部化”发展,博世在锡产业链、价值链不断延长。下转第2版>>>

  “博世现象”背后的区块协同效应

  上接第1版>>>此外,高新区开发强度已近70%,是省平均三倍多、市平均两倍多。板块协同联动发展可以有效通过“减量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强链、补链过程中提升核心竞争力。

  无锡经开区:作为无锡城区“两核”的重要一核,经开区立志做全市的“科技核”“创新核”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脑”“中枢”。“不是说哪一项技术、哪一个平台或研发中心、哪一个项目就能把数字经济‘一网打尽’的。”在冯爱东看来,数字经济必须是平台、生态合作伙伴、技术创新、制造业企业抱团合作,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结果。就以博世中国创新与软件开发中心为例,该项目不仅要为博世位于锡山区、高新区的项目提供相应技术支撑,还将为整个中国地区博世项目提供软件和综合解决方案。“未来经开区不仅要输出技术和人才,还要输出产业发展新路径和新生态。”

  锡山区:在京沪高铁站边上的锡东新城商务区,来自北京的生物医药企业已结伴而来,来自上海的高科技企业也正频频踩点。“博世中国总部在上海虹桥,从锡东新城出发高铁28分钟到虹桥,”王季燕在近几年的招商中发现,“高铁效应”正在显现,北京、上海的高科技企业也在寻找与原先投资圈、市场圈交通距离比较短的“新落点”,“高铁站附近的商务区是较好的选择。”

  话题三: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板块协同如何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国家命题”的无锡答案——“小上海”主动承接上海产业、金融、科技创新等“溢出效应”,通过板块协同流畅“自转”,融入世界级城市群“公转”。

  无锡高新区:“上海国际大都会的优势不可比拟,无锡的优势也不可替代:生态环境优美、生活成本较低、交通条件便捷,对原本总部设在上海的名企形成强力吸引。”洪延炜认为,华虹、药明康德、SK海力士等纷至沓来,高新区“总部经济”引领效应充分显现。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无锡主动对接上海,接受上海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等“辐射效应”,承接重大项目“溢出效应”,正是通过区域协同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之举。细看博世三大项目,均代表“世界水准”,通过“集成招商”模式,无锡正努力融入世界级城市群,力争成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

  无锡经开区:“经开区‘四区’建设目标与无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四个区’定位有很高的契合度,我们理应当好无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桥头堡。”冯爱东认为,经开区融入长三角要找准自身定位,发挥工业互联网的引擎作用。目前雪浪云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与上海的中国商飞、浙江的兆丰轴承等 20 多家长三角制造业行业龙头企业结成“雪浪联盟”,为他们提供整体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当然,经开区也要主动拥抱上海各类创新资源,坚持市场化、商业化、企业化合作,实现要素的优化配置以及平台与企业的互动,进一步提升辐射力和影响力。

  锡山区:刚刚在北京设立离岸创新中心的锡东新城,正在考虑在上海也设立相应的创新中心。如何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是摆在这个商务区面前的现实课题。“有区位优势,更要发挥好。”王季燕介绍,为此锡东新城商务区加快与市、区金融机构的合作,加快与不同板块之间资源信息的交流,为项目招引提供“科技+资本+产业”融合而成的优质环境,“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今后的招商、项目招引是一个上下联动、左右联动的资源整合过程,从博世项目来看,今后这样的互动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