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太湖周刊·阅读

《惠山泥人》让“最无锡”文化传播更远

  □唐芸芸

  本报讯 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大型原创锡剧《惠山泥人》近日在江阴大剧院圆满结项。从炎炎夏日到料峭寒冬,该剧在全国各地先后上演了25场,“锡剧”“惠山泥人”这两大“最无锡”的文化元素由此传得更远。

  “栀子花、白兰花……”“惠山下,运河旁,黝黑粘土自生香……”悠长的吴地曲调衬着闹市嘈杂的人声、沉沉的打泥声,极具生活气息,一下子就把观众带入到剧中世界。当主人公吴巧珍捏泥人时,演员们则以拟物的方式,或着阿福装,或穿古时服,走上舞台扮演她捏出的泥人,活灵活现。“锡剧与惠山泥人在舞台上首度结合,充满浓郁的无锡味儿。”市锡剧院相关负责人说。

  原汁原味呈现“最无锡”文化的背后,是主创团队对本土传统艺术的坚守。市锡剧院相关人士介绍,早在十多年前,剧院就选择了最具无锡地域特色的“惠山泥人”题材,先后邀约多位剧作家创作剧本,十年终于等来这个剧本。在《惠山泥人》创作过程中,锡剧院多次邀请剧本作者来无锡采风,参观泥人博物馆和制作工厂,与泥人大师面对面交谈,踏访惠山古镇、锡惠名胜、清名桥、大运河等无锡景点。“剧本六易其稿,精心打磨后才定稿。”

  “锡剧”和“惠山泥人”两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相碰撞,《惠山泥人》让传统意蕴得到立体的呈现。“通过舞台表演,把‘惠山泥人’这一技艺里蕴含的中华传统道德与人文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观众不仅能从中领略无锡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能看到艺术背后的大义人情。”“将无锡的人文精神、民俗民情融入剧中,对扩大无锡文化影响,推广和宣传无锡乃至江苏地方文化有着积极意义。”锡剧爱好者们观后有感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