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时评

建筑施工企业不能“重业务轻安全”

  □ 张元

  当前个别施工企业将安全管理职责“下放”到一线项目部,而企业层面更重视公司经营、承接业务,出现“重业务、轻安全”现象,成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力量薄弱的原因之一。对此,企业层面要提高主体责任意识,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机制,经常性赴施工一线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为现场项目部提供技术支持,并建立考核机制,在对各项目部“提优补差”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在全市打响安全生产攻坚战的当下,仍有个别建筑工地存在安全隐患排查“浮于表面”、隐患整改“动力不足”、管理技能“力不从心”的情况,折射出企业安全生产制度、投入、技术方面的管理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层面的支持力度不足、主体责任落实不够导致。

  就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而言,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能只单单抓现场项目部的管理行为,更要抓施工企业公司层面的履职行为。在安全集中整治中发现,某乡镇一汽车品牌4S店建筑工地上,主要安全管理人员不在岗,安全隐患未及时排除。有关部门立即对该项目开具停工整改通知书、实施行政处罚,并采取约谈企业法人代表的方式进一步强化整治力度、提升整治效果。约谈后,该施工企业对现场项目部加大了资金投入,增加了安全防护硬件设施,目前施工现场正在有序整改中。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好不好,企业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是关键。建筑工地涉及高处作业、起重吊装、物体打击等多类型危险源,资金投入是保障防护设施到位的基础。作为企业层面的“主心骨”,其法人代表、公司领导班子必须提高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意识,给予现场项目部充分的资金保障,同时还要从安全生产制度完善、人员配备、人员培训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确保项目部建立起有效的安全管理网络。

  施工企业与现场项目部需形成“立体式”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现场项目部不能仅靠“单打独斗”,还要有企业层面“统一指挥”,但当前个别施工企业将安全管理职责“下放”到一线项目部,而企业层面更重视公司经营、承接业务,出现“重业务、轻安全”现象,成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力量薄弱的原因之一。对此,企业层面要提高主体责任意识,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机制,经常性赴施工一线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为现场项目部提供技术支持,并建立考核机制,在对各项目部“提优补差”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管理台账资料是体现管理状况的“一面镜子”。安全生产台账资料不仅可以反映安全生产的过程和实绩,而且为强化安全控制、完善安全制度提供了重要依据。结合近几年对施工企业公司层面安全检查的情况来看,部分施工企业未能重视安全台账,尤其在安全生产制度建设、重大危险源控制、资金投入、教育培训等方面的记录缺失较多。对此,施工企业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台账资料,做到真实记录、有序整理,结合台账梳理和分析,审视自身安全管理的不足之处。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离不开参建各方齐抓共管。不仅是施工企业,建设、监理企业也应做好制度建设、资金投入、安全隐患排查、台账资料制作等各项公司层面管理行为,充分落实参建单位主体责任,共同筑好安全生产防线。

  (作者单位:滨湖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