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时评

建设水美工程 要注重保护河道水系

  冬春时节是兴修水利设施的好季节。日前,全市总投资29.88亿元的六大重点河湖治理工程正式破土动工。这些工程的建设,无疑将更好地发挥水利工程在区域防洪减灾、水资源调控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这些年,结合打造“碧水城市”和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我市不遗余力地加快实施“岸绿、水清、河畅”的水美工程,太湖连续多年实现安全度夏;全市及所辖的江阴、宜兴两市,先后通过国家级、省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越来越多的无锡人意识到,建设水美工程,保护河道水系尤为重要。

  但也要看到,一些地方对于中小河道的保护与管理仍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部分村民在河坡、河滩上随意种植庄稼,时间久了易损毁河堤;一些房产商在商品住宅开发中任意改变河道,导致河道变窄或河床变高,失去原有的自然形态;有的地方在建设水美工程中过分注重水生态、水景观等功能,忽略河道的防洪排水作用,从根本上造成河道水系建设性破坏。凡此种种,导致锡城一些道路或居民小区遭遇大雨时积水成洼、村庄街巷在暴雨中沦为泽国、地势较低的农田频频受淹等,这就与建设水美工程的初衷相悖。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说白了,就是一些人的水患意识逐渐淡薄,更有极少数人将《防洪法》抛之脑后。

  全市所有河道水系均是防汛减灾的重要保障,关乎城市的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危。无论是营造“幸福社区”还是建设“美丽乡村”,都必须保护好河道水系。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摆正人与水的关系,尊重水的自然属性,尽可能保留河道的深潭、浅滩、沙洲等自然地貌形态。河道也不应随意截弯取直,因为弯曲的河道能缓冲洪峰、控制洪水的流速、降低洪水对护岸的冲刷程度。同时,原生态的河道更能为鱼类提供繁殖的场所,洪峰到来时还可作为生物的避风港。只有保护好河道水系,才能有效地发挥河道行洪排涝、供水灌溉、景观休闲、生态环境等综合作用。

  无锡因水而起、因水而兴、因水而美。锡城百姓自古择水而居,向往与水为邻的生活。眼下,各地水利工程建设热潮正酣,但必须认识到水生态的脆弱性,一旦破坏了就很难恢复。因此,各地各部门必须以《水法》《防洪法》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法律法规等为依据,科学谋划、精心施工,着力构建全市一体化的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保障体系,让江河湖泊更清澈、更安澜,让人居环境更安全、更优美。

  (作者系无锡市吴文化研究会会长)

  □ 吴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