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警方周刊

刑警夏斌:“猎逃能手”是这样炼成的

  4月27日晚10时许,无锡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的办公室内仍是灯火通明,民警夏斌正坐在电脑前聚精会神地整理着近日破获的一起案件的办案材料。这已经成为他从警多年来的习惯,每逢办理案件,他都会对相关材料进行整理总结,从中排查找寻线索,总结办案方法技巧。

  今年37岁的夏斌,是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一大队四级警长。14年的从警生涯,他一直奋战在刑事侦查破案的第一线,直接参与侦破各类刑事案件5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00余名,曾先后荣获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获嘉奖5次,获评“全市侦查破案标兵”“无锡最美警察”等荣誉。

  从警14年,在3个岗位磨练成长

  在从警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工作岗位上,夏斌始终为自己明确努力的目标和方向。从一开始在基层派出所刑侦组,到分局禁毒大队,再到现在的刑警支队重案侦查大队,每换一次岗位,在夏斌看来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有人曾告诉他,换了岗位后,之前成绩就作废了。他就告诉自己不要害怕。“不仅要去,还要拿优秀。在派出所就要适应短平快的办案节奏。在禁毒大队就要搞清楚毒贩的套路、吸毒嫌疑人的伎俩。在重案侦查大队就要揣摩透命案嫌疑人的心理。”夏斌说,无论在哪里、无论什么时候,他都以站在起跑线的姿态去迎接挑战。

  说起工作上遇到的困难,夏斌表示不仅要专业技术过硬,更要“接地气”。由于老家在宜兴,工作初期开展走访调查的时常常因为听不懂、不会说无锡方言而比别人“慢一拍”。此后,夏斌用了一两年时间才解决语言问题,再也不会因为漏掉一些关键的信息点而苦恼。

  “从基层一步步锻炼上来的夏斌,融合了三级办案部门的特点。”无锡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杨国平说,“有灵性、能吃苦”是夏斌留给他最深的印象。2011年11月,通江地区某茶叶店发生一起入室抢劫杀人案。当获悉嫌疑人童某逃离无锡的线索后,当时刚刚来到刑警支队的夏斌受命赶赴杭州开展追捕。在确定童某落脚点为城区某外口聚集地后,有着丰富基层经验的夏斌并没有“打草惊蛇”,而是首先通过调查当地情况,发现该地区正在进行外地人口摸排登记。于是他和当地警方化装成为协管员,以登记暂住人口信息为名,逐户排摸辨认。以这样的方式,夏斌最终排查发现童某行踪,并将童某抓获归案。

  “猎逃能手”有一双“鹰眼”

  在夏斌的师傅、无锡市公安刑警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朱雷阳看来,这位徒弟在14年的工作中练就了一双“鹰眼”,从青涩走向成熟,从懵懂愈发坚定,成长为现在的一名“猎逃能手”。

  无数次潜行追击,他用他的眼盯案不放、锲而不舍。“北往黑龙江,南沿海南,西至新疆,基本上全国很多地方我都去过。”夏斌笑着告诉记者。2015年3月,在发现惠山阳山“2008.2.28”抢劫杀人历年命案嫌疑人顾某、方某线索后,他与同事来不及回家收拾,连夜赶赴长沙,追逃过程中,他与同事多次赶赴南昌等地开展工作。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年元宵节凌晨的抓捕行动。“在发现嫌疑人行踪后,为确保精准抓捕,我换装在夜里冒雨跟踪嫌疑人到凌晨4点,衣服最后都湿透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夏斌成功抓获两名外逃7年的命案逃犯。

  无数个不眠之夜,他用他的眼仔细甄别,精确打击。2005年,江阴长寿“黑车”司机吕某被杀害抛尸于锡宜高速边。在得知现场提取到一枚指纹,经比对发现被捺印人叫马成林,但并未发现符合条件的确切身份后,夏斌主动请缨赶赴辽宁鞍山,在当年的原始捺印卡中几经翻查,发现一名叫高某林的犯罪嫌疑人名字类似,但出生年月不匹配。夏斌没有放过这条线索,一方面不断走访当地刑警老同志,前往法院查调相关卷宗,一方面对高某林进行外围排摸。经调查,发现高某林的弟弟在十几年前就有驾驶技能,与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将被抢车辆从无锡驾驶至河北沧州丢弃的情况吻合。随后,夏斌和同事在鞍山将高某林弟弟抓获,并立即对其讯问,使其交代了犯罪事实。

  善用科技手段,也紧抓排摸审讯“老本行”

  案件侦查需要综合掌握现场的观察能力,对嫌疑人的审讯能力,对社会群众的交流能力。“这其中,既要善于使用科技手段,也要把传统的走访排摸、审讯攻坚的老本行抓好。”夏斌说。

  1999年无锡发生一起故意伤害致死案,20年来,无锡公安机关每年都围绕嫌疑人关系人开展相关信息梳理还排摸布控工作。去年初,夏斌和同事在进行工作排查时,发现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一名叫“周某刚”的男子与嫌疑人相貌相似。由于用于比对的照片为嫌疑人案发前拍摄,且照片非正面照,导致系统比中率较低。

  夏斌在应用人像比对技术过程中,并没有完全依赖于系统数据,而是更加细致对所有比中的人员展开深度研判,全面梳理查询每个人员相关信息及行踪轨迹。“通过研判,我发现嫌疑人亲属分别在黑龙江地区有工作经历,周某刚的户籍地、现住地等活动轨迹都在加格达奇区,与嫌疑人身份高度重叠,很有可能是‘漂白’后,使用假身份继续生活。”夏斌说。

  加格达奇区被称为“高寒禁区”,泼水成冰,哈气成霜。虽然2月的加格达奇已经开始回暖,但平均气温也在-22℃左右。夏斌为掌握更多信息,跑遍了“周某刚”在加格达奇打过工的多个林场。“林场道路很崎岖复杂,也不好开车,只能靠火车、大巴、步行一起上,那时候一天下来大概要跑100多公里。”夏斌说,“好在最后我们通过排查,找到了他的踪迹,并顺利将其抓捕归案。”

  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审讯时,夏斌经常遇到嫌疑人沉默不语,诡辩试探的情况。在多年的审讯工作中,夏斌总结出了一套“望闻问切”审讯法,并不断成熟完善。

  “观察嫌疑人的动作表情神态,听他的一些供述是否合理,问关键问题或者嫌疑人不愿面对的问题,从而寻找切入口,在关键时刻攻破其防线。”夏斌表示,审讯也是一门学问,更多的时候需要不断调整思路,改变语气,采取迂回婉转的方式与对方交流。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犯罪形式和不断翻新升级的犯罪手法,夏斌坦言现在侦查破案需要多警种协作配合。作为一名青年民警,他将始终坚持不断地学习、探索,为更好地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治安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方思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