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公共卫生事业做得好,是百姓大福祉

建议将武汉封城日设为“国家公共卫生日”

  陈静瑜 全国人大代表、肺移植专家

  □本报记者 逯恒贞

  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当天一早,全国人大代表、肺移植专家陈静瑜发布了一条朋友圈动态:“我国在取得了阶段性的抗疫胜利后,2900名左右的全国人大代表仍然以往常的惯例在人民大会堂参加这一盛会。”

  在陈静瑜赴京参加两会前后,本报记者通过面对面访谈和视频连线的方式对他进行了两次专访。“这么多代表能够在北京开两会,说明中国的防控是比较成功的,这离不开包括封城在内的重要举措。”为此,今年他提出了两份建议,一是将武汉封城日设立为“国家公共卫生日”,二是大力发展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疫情期间,陈静瑜已先后提出两个人大代表建议。一是组建ECMO 团队奔赴武汉,提高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成功率;二是组织国家肺移植团队在武汉全力救治晚期病人,降低死亡率。两项建议不仅都得到了国家的采纳,他还担任国务院联防联控医疗救治肺移植专家组组长亲赴武汉,带领团队成功为两位COVID-19晩期肺纤维化危重症病人完成双肺移植。正是这次赴武汉参与救治的切身体会,让他对这场全民抗疫有了更深的思考。

  陈静瑜认为,封城举措对整个中国的抗疫胜利起到关键性作用,为全球疫情防控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体现了中国政府的责任和担当,这一天应该载入史册。今天的中国公共卫生发展急需体系的完善或重构,也比任何时候更需要文化基础和社会支撑。因此,他建议将1月23日设立为国家公共卫生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呼吁社会反思2020年的这场疫情,时常提醒民众保持健康意识,让公共卫生理念融入社会文化,使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陈静瑜说:“在与代表团其他代表的交流中,这一建议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得到代表们的认可。”

  作为医生,陈静瑜对疫情防控有亲身体会,可以预见,未来通过呼吸道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将增多。这次疫情暴露出我国现有公共卫生体系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应吸取教训,弥补欠缺,大力发展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他建议从国家层面制定公共卫生体系发展政策,一是加强公共卫生的硬件建设;二是培养足够能够从事公共卫生事业的人才;三是强化公共卫生的法治和制度建设,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与重大疫情防控救治系统,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提高政府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四是把公共卫生、临床一线、科研院所三方面有机结合,将基础研究真正做起来。“尤其是人才,非常重要。”陈静瑜表示,如今很多医学人才都到临床一线去了,从事公共卫生事业的优质人才相对较少,这是不利的。疾病应以预防为主,公共卫生事业做得好,给老百姓带来的福祉是非常多的。

  以往全国两会期间,陈静瑜既会在会场鼓与呼,又会在医院做手术。今年受到疫情影响,考虑到交叉感染风险,他只在驻地和会场之间往返,难以到北京中日医院做手术了,这让他感到些许遗憾。不过,这次疫情下渐渐深入全民心中的卫生观念让他倍感欣慰,“戴口罩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必须的,也是应该倡导的,这在疫情当中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作为肺科专家,陈静瑜还想再次呼吁戒烟,生活中应该拒绝一手烟、二手烟。对于吸烟的危害,仍有不少人认识不足,甚至有人相信“抽烟后可以抗病毒”这样可笑的说法。事实上,抽烟是导致冠心病、肺气肿、胃溃疡等的高危因素,脏器功能受损的情况下再遭遇病毒,死亡率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