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太湖周刊

一本关于病毒的科普读物

  □周晓慷

  要不是这场疫情,我不会去阅读这本美国人卡尔·齐默写的《病毒星球》。

  “人类本质上不过是一堆不断混合、闪展腾挪的DNA,其中8%的片段来自病毒。”

  “69%的人携带了一种致癌病毒,当事人却不知道。”

  “止咳糖浆除了给感冒患者心理安慰以外,更有一定几率导致心悸和死亡。”

  “讲述与病毒难舍难分的故事。”

  封面上的几个关键句,足以吊起我对这本仅8.7万字小书的“胃口”。但通篇“翻阅病毒”,还是需要有一定的胆量或心理准备的。

  病毒,是恼人的,发作起来又是非常可怕的。然而书中呈现的病毒实景图片,绚丽多姿,与我想象中的截然不同。无论是让全球植株染病的烟草花叶病毒、感冒最常见的元凶鼻病毒,还是流感病毒的橙色“外衣”(病毒的包膜)、溶液中悬浮的人乳头瘤病毒,在显微镜下都极具观赏力。它们平稳悠然,在人体内溜溜达达,似乎远离喧嚣。反观现实,我对病毒的感知还是停留在那些致命病毒,如狂犬病毒、埃博拉病毒,还有许多年前的非典病毒,这些疾病传播快速,死亡率很高,像埃博拉病毒感染后的死亡率高达90%,狂犬病毒病发后的死亡率几乎是100%。

  在新冠病毒出现后,触目惊心的后果,会让我们追问病毒的前世今生。病毒到底带给人们什么?

  我们用肉眼看不见的病毒,却在地球生态系统中非常活跃,它们把DNA在不同的物种之间搬来搬去,为生物演化提供新的遗传材料。从微生物到大型哺乳动物,无一不受其影响。病毒的作用还影响地球的气候、海洋、土地、植物、淡水。这些微小却威力无比的病毒,和我们拥有同一个地球。事实上,病毒并非总是面目可憎,人类吸入的氧气里,有1/10是病毒惠予的。被视为宫颈癌罪魁祸首的HPV,其实男女通吃且分布广泛,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都与人类和平共处。病毒在不同宿主间穿梭,有一定几率携带上一部分宿主的基因片段,然后插入到下一位宿主的基因里。在你感叹人类或其他物种多样性的时候,别忘了其中也有病毒的一份功劳。

  譬如,鼻病毒在体内感染的病毒不多,不会造成实质性的伤害。感染后嗓子眼发炎,分泌出大量的黏液,而要使感冒逐渐康复,需要靠这些病毒把免疫细胞召唤过来,免疫细胞可以帮助患者把病毒打败。

  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我国历史上有很多防治瘟疫的医疗著作和方法。《汉书·平帝纪》记载,元始二年,“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提出了“隔离”是防疫的重要举措。明代中期我国就出现了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术。18世纪末,英国科学家爱德华·琴纳发明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方法,后经几代科学家研制出灭活天花病毒的疫苗。终于,随着医学科技发展和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霍乱、鼠疫等这些曾经对人类造成巨大危害的传染病逐渐得到了有效控制。

  然而,病毒的再生、传播力实在太强了。可以说,科技创新的速度是相对滞后的。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不仅是历史上总结出来的防疫经验,也是此次疫情中及时采取的防疫手段。再换个视角,无论是医学专家,还是一线护士,最深切的感受还有:每个人的健康说到底是免疫力在起作用的。再好的抗病毒药物,也没有人自身的免疫力来得牢靠。现在,新冠肺炎疫情让许多人面对病毒的“威猛”,重视起多渠道疫情监测和快速反应体系的运作,以及重大公共卫生风险研判、评估、防控、决策、预警平台的推出。相对于对人的健康的保护,这也仅仅是辅助。经过亿万年演化而来的病毒,原本就包含两面性,一是给予生命的物质,二是代表致命毒液。由此,赋予这个世界必不可少的创造力。

  这本藏有惊天秘密的病毒科普读物,写得如此优雅从容,娓娓道来的情景叙事真让读者着迷。我们因此可以不再害怕蜂拥而至的病毒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