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该法自2020年6月1日起施行,是我国医疗卫生与健康领域第一部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内容涵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人员、药品供应保障、健康促进等方面,凸显“保基本、强基层、促健康”理念。该法的出台对于推动我国卫生与健康领域法治建设,在卫生与健康工作中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方略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作用。据悉,对保障的公民健康权利,首次有了明确界定和实施“蓝图”。从市卫生健康委了解到,我市将以该法施行为契机,努力构建以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为宗旨的现代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我市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奋力谱写“健康无锡”建设新篇章。
全面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做到“知法”“守法”。一是落实普法主体责任。准确把握法律规定,加强统筹协调,把卫生健康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确保普法工作落实到位。二是多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采取形式多样、易懂宜记、务实有效的方式广泛深入开展宣传,诠释该法的立法精神和相关制度。三是加强普法培训学习。全方位、分层次组织开展培训学习,全面领会掌握法律内涵,确保得到及时、准确、有效的贯彻实施。
抓好法律制度贯彻落实,有效“用法”“执法”。一是做好法律及配套制度规范的贯彻落实。及时掌握国家、省出台的《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配套法律和制度,确保相关法律和配套制度规范在我市及时贯彻落实。二是开展市级政策规范清理完善。及时清理市级与该法规定不符的相关政策,确保政策规定与上位法保持一致。三是确保法律制度规定执行到位。运用好法律武器,用法治手段推进法律各项规定有效执行;加强对法律执行情况的监督,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人员以及医疗卫生全行业、全流程开展监督检查,提升法律的强制力和执行力。
以“健康无锡”建设为统领,切实提升公民健康水平。一是持续推进“健康无锡”建设。完善健康监测评估与“健康无锡”建设考核考评指标,开展全民健康素养提升行动,高质量推进 “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二是稳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推进免疫规划接种门诊提档升级,免费为1周岁和4周岁儿童接种水痘疫苗、为65—85岁户籍老年人接种肺炎疫苗。推进落实重大疾病防治规划,启动实施社区居民肿瘤筛查、脑卒中筛查干预等重大慢性病防控项目。三是切实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管理。聚焦母婴安全保障,免费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规范推进出生缺陷防治项目、0—6岁儿童眼保健项目和妇幼公共卫生项目;加强“一老一小”健康服务,提高母婴设施配置率,加强婴幼儿照护服务,开展普惠托育试点。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工程,开展医疗机构适老化改造,实施老年人心理关爱和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
以深化综合医改为抓手,持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一是持续推进综合医改。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加快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开展药品采购制度改革试点,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国家级试点。二是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设施布局。推进《无锡市区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2018-2035年)》编制,完成市属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调整,确保江大附属医院南院区建设、市精神卫生中心二期工程、市儿童医院和市急救中心易地建设、市妇幼保健院迁址扩建等重点建设项目按进度实施。三是大力实施卫生健康“三名”战略。落实《无锡卫生健康“三名”战略实施意见》,主动对接上海、南京建立专科联盟,提高专(学)科发展能力,创建省级医疗中心,加快康复、妇产、儿童、精神、护理等薄弱专科发展,多途径、多形式引育人才。(郑法 文 / 王婧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