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水乡的无锡人不少还有这样的记忆——端午时节,当听到“咚咚”鼓击声传来,就兴奋得不得了,急于到河边大树下找个凉爽的大圆石坐下看划龙船,船上鼓点声响起,桨手们仰首挺胸,随着节拍划桨,配合着古朴动听、雄浑高亢的号子,趣味盎然。端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划龙船,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传统习俗。作为江南鱼米之乡,无锡的船文化内涵丰富。
“乘风破浪”的龙舟
无锡在十多年前曾举行过一场“世界名校龙舟邀请赛”,当时关注人不多却是国际赛事;2016年,无锡第一届蠡湖龙舟赛“开划”,大受欢迎,网上播出仅1个小时就达到170万的点击量。于是,龙舟赛每年如期而至,连续举办了四届,蠡湖龙舟赛逐渐成了无锡的一项文化标签。
“今年因为疫情,蠡湖龙舟赛暂定延期举行。”无锡蠡湖君来文化公司的龙舟教练尹存存表示,最近太闲了,有点不习惯,往年端午前是教练最忙的时候,数十支龙舟队要训练,从早上7点到下午4点,行程满满。值得一提的是,无锡民间龙舟队不在少数,来自乡镇街道或是企业学校。“蠡湖龙舟赛的比赛队伍也是逐年增加,去年参赛队伍已达到40支。” 尹存存告诉记者,他们大多是喜欢这项传统运动,甚至有很多“90后”“00后”参与。
其实,无锡端午节龙舟竞渡历史悠久。在太湖风景区没有开辟前,锡城南边的龙舟竞渡是在羊腰湾船厂附近运河的水面上,北边则集中在黄埠墩附近的运河河面上。据记载,端午节龙舟竞渡发展到清末民初进入鼎盛期,当时无锡共有十三条半龙舟。如南上塘洞渊宫的绿龙、南下塘南水仙庙的乌金龙、三下塘祠山宫的石灰龙、黄埠墩府殿里的老黄龙、江尖上的青龙、小南海的小绿龙……名字都十分讲究。如今不流行给龙舟取名字,每次比赛有商家冠名了,龙舟才有“身份证”。
尹存存告诉记者,无锡举办第一届龙舟赛时,君来文化公司就购买了4条12人的小龙舟。随着龙舟赛越来越受欢迎,又一次性购买了18条龙舟,所以目前有22条龙舟,包括10条22人的大龙舟和12条小龙舟。从前的龙舟不参加竞渡时,人们会取下船上的装饰将船身沉入河底防止腐烂,所以在锡城东南西北都有龙船浜,浜内是置放龙船的。在锡城这样的龙船浜有14条,比如大窑路龙船浜沉放南水仙庙龙船,日晖桥龙船浜沉放张元庵龙船。如今龙舟的材质多用玻璃钢,“玻璃钢强度好、耐储存,也不易损坏。”尹存存表示,当然,很多地方还是保有老传统,龙舟都是木制的,到每年龙舟季,还会举行盛大的“起龙舟”仪式,将沉在水底的龙舟吊起,岸边会有众人观看。
蠡湖龙舟赛将传统龙舟赛以更具现代化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带着曾经的故事和精神“乘风破浪”。
七桅罛船的故事
太湖上的美景是什么样的?是碧波荡漾,还是晨光初露?在生活于太湖边的渔民们看来,是穿透第一缕阳光缓缓驶来的渔船,是千帆竞发的勃勃朝气。
在这样的场景中,不可或缺的主角当是渔民和他们的渔船。太湖上,有一种七桅罛船,是太湖渔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渔民智慧的生动表现。在鼋头渚风景区,记者找到了这艘古老的七桅罛船和他的养护人陆法兴老师傅。
“每年的7、8月份,梅雨季过了,就是船的保养期,桅杆、船底都要刷桐油,使用寿命才能更长。” 陆法兴介绍说,这艘船长25米,宽5.2米,竖有七根粗大的桅杆,最高的达17米,桅杆是杉木,船身则是柏木制造。帆船外观线条流畅、明快。
鼋头渚内的这艘船虽然年龄已颇长,但七道桅杆直插云霄,气势丝毫不弱于边上的豪华游艇。“靠近船头的舱内是水手舱,后面是新婚夫妇的婚房,再后面住着的是老幼,厨房在船中部,厕所在船尾。”陆法兴说,每艘船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而今,虽然船已经不出港,还是得经常保养通风。封闭空间有水蒸气,需要经常开窗通风,不然船舱的木头就会腐烂。每次给桅杆做保养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必须得用两根竹竿架起升到最高处,人坐在横放的竹竿上,自上而下一点点涂油。而船底保养必须多人合力将船倾斜成45度,先保养一侧,再保养另一侧。
现如今太湖区域仅剩2艘这样的古帆船,“一艘在苏州,还有一艘就在无锡,现在这艘是省级文保。”陆法兴当渔民多年,渔民三面朝水,一面朝天,以船为家。但当渔民张开风帆,乘风破浪,一网下去就有满满的收获。20世纪60年代之后,快网被发明,他们驾驶着七桅帆船一个晚上可以捕鱼上万斤。使用这船的,都是勤劳本分的渔民,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世世代代在太湖上捕鱼,用攒起来的钱,打造七桅船。陆法兴告诉记者,七桅船原本只有六桅,一说是在清朝后期,渔民们根据常年作业实践和捕捞需要,在六桅船的尾梢再添加了一桅。也有传言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增加了一桅,这才有了如今的模样。
“已经很难再造出新船了。”七桅帆船的制造技艺在2016年成功入选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但造一艘船需要多个熟练工配合协作,同时拼接完成。“为了让木板能严丝合缝,造船师傅们是打着节奏踩着点,唱着号子齐配合,仅有几个人是完成不了的。”陆法兴不禁感慨,自己也已经是60多岁的人了,这船身保养的手法也就是和自己一起工作的老伙计们懂一些,“等我们都做不动了,这老宝贝可怎么办哦。”
西漳船的乡愁
在惠山区西漳公园里,有一条13米长、2.5米宽的西漳船特别引人注目,它是由5位平均年龄超过74岁的老船匠纯手工复原出来的。它已成为公园湖荡一景。
参与复原工程的老匠人章桂兴告诉记者,西漳大船制造工艺复杂,主要包括理料、弹线、锯板、木作加工、装配、装棚、捻缝、上油、下水等九道工艺,船的用料也相当考究,光是木料就包括杉木、杂什木、竹片、株树、槐树、栗树,还要用到钯钉、铲钉,油、石灰、麻丝等。经过老人们小半年的辛勤劳作,销声匿迹50多年的西漳大船于去年底又重现在世人面前。“经过下水后,船的各方面性能都不错。”章桂兴开心地说,这条船比自己年轻时造的还要好,他希望复原后的西漳船能有机会进太湖、入长江。
“船只从桅杆、披水板到翘头、活络棚,每个细部的制作都很精良,连捻缝都平顺柔滑,符合工艺规范与要求,更难得的是结构紧密、原汁原味。”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史学委员会顾问席龙飞在参观复原后的西漳船时评价说。他提出,现在纯手工制船已经不多了,西漳船是无锡人民劳动创造的智慧结晶,它的复原对于保护和传承无锡传统造船工艺及造船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尽快抢救、挖掘、记录、整理无锡地区传统木船制作工艺,不仅是传承人的使命,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毫无疑问,无锡近代的经济发展得益于便捷的水上运输通道,而这离不开精湛的造船手工艺。”无锡船舶文化研究专家张依莉认为,舟船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而是无锡人世代延续的锲而不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积淀为一种民族自强、用双手创生活的创新基因。她说,在“西漳大船制造技艺”申遗的方案中,复原西漳船只是第一步,还要将造船过程中出现的“讨利势头”“待匠”“敲排夫”等民间习俗一起“打包”申遗,并且在西漳公园建立一个西漳船文化非遗基地。
“在西漳公园里设置这样一个文化空间,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根据规划,实船可以供观赏操作,“敲排夫”可以表演,手工技艺可以互动,江南水乡船模可以展示,集传承、教育、保护为一体,该非遗基地将成为扩大无锡影响的文化名片之一,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运河也是一种活态补充。
据了解,“西漳大船制造技艺”目前正在和锡山区的一项“江南木船制作技艺”一起申报市级非遗。堰桥街道文体服务中心主任李君君透露,他们正努力挖掘、整理无锡传统造船技艺,而以西漳公园为阵地,西漳舟船博物馆、“敲排夫”节目表演等都已在酝酿中。届时,西漳公园将承载更多的文化内涵,有吃、有玩、有看头、有科普,不但成为惠山区的“南大门”,更能成为无锡一张文旅新名片。
韩玲、马晟、陈菁菁 文 / 宗晓东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