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香顺
端午节是中国最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2006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把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1月1日起,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被正式纳入法定假日行列。端午节有着丰富的精神、物质、民俗文化内涵。
端午有赛龙舟、“竞渡”的习俗,相传为自沉汨罗江的屈原所设。屈原是忠贞爱国的象征符号,其“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民生情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独立意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人生态度,都“与日月争光”。后代文人在端午节这一天,往往会缅怀屈原以寄托情怀,如余靖《端午日寄酒庶回都官》:“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家酿寄君须酩酊,古今嫌见独醒人”。再比如张耒《和端午》:“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人间。”至今,屈原仍然是我们可以汲取的爱国精神力量源泉。
中国古人认为端午这一天是“恶日”,毒气炽盛,可以通过饮食来“克毒”。撇开克毒意义,端午时节大自然馈赠的食材相当丰富,我们可以尽情享受舌尖上的盛宴。不少地方在端午要吃“五红”,即五种红颜色的食物,如小龙虾、鸭蛋黄、红苋菜等。据说吃了这些,整个夏天就可以辟邪避暑了。这时节,红了的还有樱桃、杨梅等水果,都让人口舌生津。端午节当然要吃粽子,这个习俗根植于南方悠久的稻米文化,粽子可以用竹叶、芦苇叶、菰叶(茭白叶)等来包,粽子也越来越花样翻新。
端午也有在门上插艾草的习俗,艾草有辛辣之气,古人认为可以驱虫、辟邪,如文天祥《端午即事》:“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现在一到端午节,菜场上、小摊上还有捆扎的艾草卖。我岳母每年还用艾叶烧水给我女儿洗澡,据说这样整个夏天不会长痱子,皮肤光滑。
中国的民俗节日起源于农业社会,虽然我们已经由农耕时代发展到信息时代,但是历史文化、民族心理有其延续性;端午等传统节日对于社会建设、民族认同、文化认同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在端午的节庆活动中寄托了驱瘟、除恶、消灾、祛病等祈愿。
端午节的习俗很多,难以缕述。我想谈一谈很“小众”的一点:“赐衣”。端午是换季的时候,唐宋时期皇帝会在这一天赏赐臣下轻薄、细软的夏衣,如杜甫《端午日赐衣》:“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赐”字体现了君恩、等级,当然不合于当代。那么,我们能不能在端午节这一天“赠衣”呢?“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中国文化中衣服是情感的载体。子女可以在这一天赠送给长辈合体的夏衣,尤其是情侣之间在这一天可以互赠夏衣。生活当中需要一些仪式来维系,来加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赠衣”可行。
我很早就到外地求学、工作,已经多年不在家乡过端午节。我老家是用芦苇叶包粽子的。村子前面有一个很大的池塘,塘水清澈;池塘中有几片矩形的陆地,长满了芦苇,村里人把这片芦苇丛叫“芦墩”。春天芦苇抽叶布绿,芦墩是名副其实的“绿岛”;芦苇和周边田畴的秧苗绿色相连。站在村边极目远眺,心情舒畅。芦苇的叶形锐长,农历五月端午之前,妇女们三三两两划着小船到芦墩上采摘芦苇叶。刚采摘下来的芦苇叶青碧、水灵,用来包裹的粽子散发出清香。那时的粽子一般就是白米粽,蘸点白糖就可以吃得津津有味。我最喜欢芦花漫天飞舞,村子前面、池塘上方迷蒙一片。小学时我在一篇作文中描写了芦墩的四季景色,老师在我的文字下面密密麻麻地划上了波浪线,在边上标上“g”(good)。后来,农民们追求亩产最大化,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四周田野里的水没有任何遮拦、净化就涌入了池塘,水质恶化。这片池塘又被承包给个人养鱼,施肥、喂食,更加浑浊。鱼不断咬啮芦苇的根,芦苇无法生长,芦墩终于光秃秃了。不知道现在家乡的村民还有没有在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用的又是什么材料?我后来再也没有吃过年少时那么清香的粽子。
端午时节水势浩渺,如陈子龙《五日》:“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适合“观水”,开拓心胸。水上荷花盛开、水边柳丝低垂,正是好风景,如杨万里《过临平莲荡四首》其一:“想得薰风端午后,荷花世界柳丝乡”。这时节景物最为清幽,适合欣赏庭院,如樊增祥《端午》:“午日新凉宛似秋,广亭梧竹翠修修”。总之,端午时节适合游玩,可以休闲、美食、娱乐。当然,也不妨发“思古之幽情”,缅怀先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