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财经周刊

抗疫特别国债来了!

首发1700亿元,个人也能买

  备受关注的抗疫特别国债已正式启动市场化发行。6月18日,财政部顺利发行首批两期抗疫特别国债共1000亿元,6月19日,个人投资者通过多渠道认购。6月23日,第三期700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发行。按照财政部的具体计划,今年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从6月中旬开始发行,7月底前发行完毕,那么,特别国债到底“特”在哪里?资金流向何处?个人投资者如何购买?投资价值又如何?日前,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和部分市民。

  ■ 特别国债“特”在哪里

  记者了解到,此前我国只发行过两次特别国债。第一次是1998年,财政部面向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发行了总规模2700亿元的特别国债,主要是为改善银行资本金不足问题;第二次是2007年,财政部面向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发行1.55万亿元用于购买外汇,为即将成立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筹措资本金。

  与前两次不同,当前疫情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前所未有。中国此次重新启用特别国债,堪称特殊时期的特殊之举。此举凸显出中国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之际,采取全方位政策对冲负面影响,降低不确定性,稳住经济基本盘。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认为,1万亿元的规模主要是考虑有效应对疫情对支出增加的需要,可以做到收支匹配。抗疫特别国债严守“专款专用”原则,主要用于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投资和抗疫支出需求。这个规模同时也传递出鲜明的信号,中国在赤字安排上仍然坚持财政风险可控的管控思路,不会通过简单化的强刺激政策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

  ■ 特别国债将用在哪里

  自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发行抗疫特别国债以来,特别国债具体用在哪里一直众说纷纭。有分析人士称,特别国债应用于为银行补充资本金,助力银行为企业和个人纾困;也有人认为,特别国债可考虑用于设立基金,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1万亿元特别国债和新增的1万亿元财政赤字规模,将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孙国君解读报告时表示,抗疫特别国债是特殊时期采取的特殊手段,整体规模是合适的。在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中国发展面临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之际,就业、基本民生和市场主体,事关中国经济社会稳定大局,是必须保住的“重中之重”。此次特别国债无疑是用在了“刀刃”上。

  据了解,此次特别国债将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这种“直通车”式的用法,将有助于更高效缓解地方资金“燃眉之急”。

  ■ 6月首发7月完毕

  按照财政部下发的通知,此次首批发售的特别国债共计1700亿元,一期国债为5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500亿元;二期国债为7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500亿元;三期国债为1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700亿元。与仅向个人投资者销售的储蓄国债不同,抗疫特别国债为记账式国债,利率通过国债承销团成员招投标确定,随行就市。目前,5年、7年、10年期记账式国债收益率约为2.5%、2.8%、2.8%。

  需要说明的是,发行通知中公布的抗疫特别国债的缴款账户只接受记账式国债承销团的承销缴款,不接受个人转账。同时,抗疫特别国债与一般记账式国债相同,不可提前兑取,可在二级市场交易,交易价格根据市场情况波动,盈亏由投资者自负。

  民生银行研究员温彬认为:“目前的国债在二级市场的流动性也比较好,所以,从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来看,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购买特别国债也是一个不错的投资。”

  ■ 投资灵活风险较低

  “抗疫特别国债是长期国债,以国家信用担保,收益稳定,可规避经济周期调整风险。对个人投资者而言,抗疫特别国债如同其他国债一样,具有一定的低风险投资价值,但相较而言其利率普遍偏低,对以获取较高收益为目的的投资者来说,可能并不是优质的投资标的,当然如果购买只是以保值增值为目的,也是有投资价值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据了解,针对抗疫特别国债,个人投资者和企业可通过招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北京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的网上银行、企业网银及柜台等渠道购买。“抗疫特别国债具有信用资质优异、购买门槛低的特点,投资起点金额为100元,最小递增单位为100元,更适合个人投资者购买。”兴业银行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

  记者在走访招商银行一营业网点时看到,受疫情影响,来办理业务的人不太多。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记账式国债的分销期比较短,发行的‘20抗疫国债01’和‘20抗疫国债02’一级认购日只有6月19日一天,客户一般灵活选择购买方式。”其提到,投资者第一次购买国债,需要开通“债券托管账户”,开户费用10元。“还是线上比较方便,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我就在手机银行里面购买了1000元的抗疫特别国债。”投资者王先生对记者说,“我比较注重安全性,以前经常购买电子式储蓄国债。”(朱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