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扬
唐诗,中华诗歌的巅峰,如江河泻地、日月行天,如星耀河汉、玉润灵山,历百代而璀璨。《全唐诗》收诗近五万首,如何诵读?于是,后人纷纷编印唐诗选本,到清末,唐诗选本已达六百多种。
这六百多种唐诗选本中,哪一种唐诗选本最为经典?
答案是: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这一唐诗选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老少皆宜、雅俗共赏,屡印不止、流传久远,堪称传奇。
编选《唐诗三百首》的这位蘅塘退士,就是无锡城东小娄巷人孙洙。让我们来到小娄巷的来鹤楼追寻他的传奇:他怎么能编出如此经典的唐诗选本?他的故事对于他的家乡有着怎样的特殊意义?他的人生对于我们又有怎样的启示?
孙洙的祖父孙允膺,岁贡生,善诗,有《嘉荫楼诗词合集》行世;父亲孙钟,国学生,有诗才,著有《闲吟草》诗集。孙洙,孙钟的长子,康熙五十年(1711)七月初十,就出生在无锡城东的这个诗书之家。
孙洙自幼聪慧好学,读书十分用功。因为家贫,冬日不备炭火,他认为木能生火,常常手握一方木条,借以御寒。来鹤楼,无锡孙氏少宰第旧时藏书楼,就是他少时读书之地。
孙洙十五岁时,进入金匮县学为庠生(秀才),后来援例取得贡生资格,进入京师国子监学习。三十三岁时,通过考选充任京师景山官学教习,教授八旗子弟,同时他也发愤读书。
三十五岁时,孙洙任江苏上元县(与江宁同治所,今南京)教谕。在学署近旁,他觅得一块隙地,盖起三楹草堂,题为“一枝巢”。“一枝巢”,屋虽小但足以读书。在“一枝巢”中,整整五年,他读书、读书、再读书。
清乾隆十六年(1751),孙洙四十岁时,中进士;后任直隶顺天府大城县知县。大城县位于顺天府的最南端,土地贫瘠,灾荒频仍,民不聊生。
孙洙一到任,就到民间访问疾苦,与百姓说话,和气亲切,就像跟家人说话一样。他日夜操劳,为民忧虑。审案时,遇到必须惩罚的人犯,板子还未打下去,他自己先伤心起来,好像打的是他自己的亲人,所以犯人也感动得悔过。为了预防灾变,他捐出养廉银疏浚了流经境内的子牙河。乾隆十八年(1753)北方大旱,全县竟安然无恙,后来还连续三年丰收。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孙洙转任卢龙知县,后来两任山东乡试同考官。乾隆二十八年(1763),孙洙调补山东邹平县知县。
孙洙在三地知县任上,发现了一个与地方教化和培养人才相关的关键问题:课本《千家诗》,编选不善。怎么办呢?编选典范唐诗选本?孙洙与继室徐兰英商议后,两人决意合作。
徐兰英 (1712—1789),字澧仙,无锡人。她的婚姻,因选择过严,蹉跎了大好青春,最终嫁给孙洙为继室。她善书工诗,后来成为女书家,擅长擘窠大字,当时无锡祠堂庙宇的对联匾额,就有出自她的手笔。如惠山东岳殿上“咫尺龙光”匾额的四个大字,如香花桥诵芬楼“山色上楼多”“更上一层楼”两匾等等。
孙洙退休后回无锡养老,仍十分贫穷,但“老而勤学”。在来鹤楼里,孙洙与继室徐兰英相敬如宾,唱和相随,最终编定了《唐诗三百首》。徐兰英名噪遐迩,乾隆南巡时特赐“江南女士”印章,《无锡县志》和《清朝书画家笔录》都载有她的小传。她后封孺人,年六十五卒。徐兰英与孙洙俱名垂邑志。
《唐诗三百首》充分体现了唐诗的风骨,展示了唐诗的精髓和灵魂,呈现出一个具备社会广度、思想深度、艺术高度的大千世界。于是,《唐诗三百首》广为流传。清咸丰二年(1852)小石山房刻本问世,上元女史陈婉俊题称《唐诗三百首》“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这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传奇”了!
《唐诗三百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那么,孙洙为什么能如此成功地编选出《唐诗三百首》呢?答案是不是有这样的“三心”——
一心“一生一事”:孙洙,幼而好学,成年苦学,“通籍后未尝一日废学”,老而勤学。他的一生,实际上只做了一件事:读书编书。
一心“误而补过”:孙洙以“进士”始,以“退士”终,虽然三任知县,但做官并非其志趣所在,“误戴儒冠学干禄”,但科举、知县、考官、学官的经历,对于编选《唐诗三百首》十分重要,“误”而“补”,相反相成!
一心“天作之合”: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有贵人相助,孙洙的天降贵人,就是徐兰英。编选《唐诗三百首》,两人志同道合,还有比徐兰英更好的贵人吗?《唐诗三百首》,“天作之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