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晓方、王怡荻
“既以我为主办好‘自己的事’,也主动协同做好‘大家的事’,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中拉长无锡长板、贡献无锡力量”“诚邀各界朋友加入‘无锡合伙人’的大家庭,聚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今年以来,疫情影响没有延缓无锡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步伐,与上海签署共建共享科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合作协议,与苏州、常州签订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与南通签约跨江融合发展战略合作,与湖州等地建立跨域河湖治理协作机制……“‘锡’望您来”“深度融合”“全面一体化”等铿锵之音接续在长三角地区响起。
从基础设施到公共服务,从产业合作到创新协同,在长三角一体化进入“密集施工期”的当前,无锡正全力以赴打好主动仗,持续提升我市作为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和能级。
互通互联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提速
大红横幅飘扬,机器轰鸣运转……7月28日上午10时30分,宜兴张渚镇宜长高速葡萄岭隧道施工现场传出一片欢呼声。随着1786米江苏段隧道左洞顺利完成掘进,葡萄岭隧道正式实现双洞贯通。无人机航拍视角下,一条“巨龙”绵延于山岭之间,时隐时现,整条高速公路已初见雏形。项目负责人介绍,宜长高速预计明年上半年建成通车。
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前提。今年以来,我市全力加快苏锡常南部高速、江阴第二过江通道、南沿江铁路、常宜高速、宜长高速等一批对外交通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着力提升无锡串联东西、贯通南北的长三角十字交汇陆路枢纽功能。
在苏锡常南部高速南泉段,1200多名建设者顶着烈日奋战一线,伴随工程建设加速推进,预计太湖隧道南泉段和马山段在9月底“合龙”。今年4月,备受关注的江阴第二过江通道开工建设,项目位于江阴大桥和泰州大桥之间,过江隧道长约6.4公里,建成后可有效缓解江阴长江大桥通行压力,促进跨江融合发展。常宜高速现已完成97%工程量,力争今年年底建成。
“特别是随着今明两年宜长、常宜高速公路的竣工通车,宜兴将成为从江苏进入浙江的重要门户。”市发展改革委人士介绍,宜长高速可以说是为长三角修筑了第二条宁杭快速通道,拉近了宜兴与长兴、湖州、杭州等城市的时空距离。常宜高速则可通过常州西绕城高速接上在建的五峰山过江通道,北接京沪高速,南连宁杭高速,建成后将成为京杭间的又一条快速通道。无锡在长三角的交通区位优势将由此进一步凸显。
江海河联运发力,畅通对外连接“经络”。夏日的江面上,百舸争流。今年1—6月,江阴沿江港口完成外贸吞吐量2777.9万吨,同比增长25.24%,实现了在疫情不利光景下的逆势上扬。“出色的业绩,得益于加强与上海港的沟通联系。”江阴临港开发区港口发展局人士介绍,今年江阴港开辟了“江阴—外高桥”直达快航班线,“原本,从江阴港出发至上海的船舶要一路停靠张家港、太仓、南通,最快也要24小时,现在13小时就能到达外高桥港,极大提高了运输效率,提升了港口服务能级。”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产业协同
本土高端要素释放集聚效应
如果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体化发展的先导,那么产业合作、创新协同就是活力之源,更是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6月22日,上海观合医药全资子公司的无锡观合医学检验所,在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正式开业并投入运营,将致力于开展细胞治疗、病毒治疗等最新技术的生物标记物的开发和生产。此时,距在浦东新区举行的2020无锡(上海)科技合作洽谈会仅4天时间。当天,59个项目现场签约,计划总投资103.6亿元,无锡观合医学检验所即为其中之一。
“项目快速落地,首先归因于双方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确保签约之后即可实质性推进。”无锡高新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而对于企业来说,除了市、区两级政府提供的优质营商环境,他们更看中这里的产业生态。上海观合医药总经理徐颐坦言,“无锡市政府、无锡高新区与阿斯利康合作共建的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为企业搭建了绝佳的发展平台,让我们对无锡观合医学检验所未来的广阔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融合+竞合,长三角一体化浪潮扑面而来,如何在风云际会中培植硬核竞争力?市科技局局长孙海东表示,持续5年实施的产业强市战略,让无锡在产业、科技等领域有了较为充足的底气,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一批优势产业显山露水,“我们可充分利用这些富有集聚效应的高端要素,在加快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核心区、技术创新先导区中,彰显无锡的产业活力、创新动力。”
实际成效正在不断呈现。中电海康慧海湾小镇启动两年多来,已引进智图汇联、海速芯、灵汐科技等30多个项目,千亿级物联网产业集聚力开始释放。近日,在龙头企业中电海康引领下,长三角物联网“感存算一体化”超级中试中心落户高新区,上海嘉定区、浙江杭州市、安徽合肥市及无锡市与中电海康集团,五方联手,按照中试设备互补共享、产业布局错位衔接、市场应用统一完整的原则,共建跨区域超级中试中心,打造全球物联网高地。
还可期待的是,沪苏浙皖分工协作发展车联网写入了超级中试中心战略合作协议。市工信局相关人士介绍,嘉定是著名汽车城、全国首个自动驾驶示范区,杭州拥有中电海康、阿里巴巴等车联网龙头企业,无锡具备车联网完善的基础和平台环境,汽车零配件制造业发达,合肥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迅速,四个城市深入合作,将有力提升无锡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的发展能级。
共建共享
公共服务提升群众满意指数
一张小小医保卡,折射长三角一体发展大变化。
市民何女士,退休后一直在上海生活,就办理了长期上海就医备案手续。今年5月25日,在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查出胃癌后,她直接住院接受了治疗,到6月5日,累计产生住院费用22406.67元,统筹基金支付18675.73元,互助保险支付330元,个人现金支付3400.94元。“除个人支付部分外,其余费用全部在上海直接刷医保卡结算,不需要自己垫付、再回无锡报销。”何女士点赞说,医保异地结算真正做到了让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
我市是省内首批与沪浙两地开展异地就医门诊直接划卡结算的城市。自去年5月24日,无锡和上海实现首笔异地就医门诊直接刷医保卡结算以来,不断拓展异地直接结算范围,将本地所有定点医院全部纳入长三角区域联网结算。上半年,全市共新增跨省联网医院13家。这意味着,我市已有293家定点医疗机构可为长三角参保人员提供异地结算服务。“从数据看,今年1—6月,无锡参保人员在长三角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总量累计达32142人次,基金支付456.69万元,直接结算人次数量与去年相比有了明显增加,这说明,有更多群众享受了这一便民政策。”市医保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深度融入长三角,最终要提升群众满意指数。如今,围绕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正有更多区域壁垒被逐步打破——今年,城镇企业职工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可在网上“一键操作”,跨地域、全天候、不间断的社保转移服务,为长三角地区人才流动营造了良好环境。随着双城、多城出行需求的增加,公共交通服务的一体化“朋友圈”越扩越大。无锡太湖交通卡(A卡)现已覆盖包括长三角38个城市在内的全国390多个城市的公交地铁,实现城际交通的“一卡通”。
如今,随着绿色发展共识的凝聚,环保共治成为共建共享的又一个发力点。今年2月3日,水质自动监测设备显示,无锡和常州交界水域中干河江步桥水质出现异常。“立即启动应急联动处置机制!”一声令下,两市生态环境部门工作人员迅速行动起来,分头对沿岸所有支浜、污水处理厂、重点排污口和排污企业等逐一排查,很快找到了污染源,进行联合治理。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以往,跨界水污染防治一直是“老大难”,最缺的就是高效、快速的联动处置机制,为此,我市大力推进苏锡常三市联合治水治污。自去年与苏州建立联合河长制之后,今年我市生态环境局和常州生态环境局签订了跨界水环境联防联控工作协议,及时共享监测预警信息,有效防范水环境风险,齐心协力推动长江大保护和太湖流域水环境“一年更比一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