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若江
无锡是地道的江南水乡,水网密布,纵横交错,不仅构成了典型的鱼米之乡,也浸润出一片山明水秀的自然景色。无锡除了有三万六千顷的太湖,还曾经有过一个充满诗意的湖泊——芙蓉湖。
芙蓉湖是吴地除了太湖之外的第一大湖,又名无锡湖、射贵湖,因湖面浩大也被称为“巨浸”。翻开汉代的《越绝书》,有记载称:“无锡湖,周万五千顷,其一千三顷,毗陵上湖也,去县五十里,一名射贵湖。”唐代陆羽的《惠山寺记》称该湖“南控长洲,东泊江阴,北淹晋陵(今常州)”。芙蓉湖水清且浅,长满荷花,盛产莲藕,故以“芙蓉”为湖名。中唐诗人、开元宰相李绅,晚年在游历家乡无锡后,写过一组五首《却望芙蓉湖》的诗篇,在他“水宽山远烟岚迥,柳岸萦回在碧流”“逐波云彩参差远,背日岚光隐见深”的赞美诗句中,我们依稀可见当年芙蓉湖的幽静与壮美。
隋唐以降,由于大运河的开通和太湖的治理,大片湖滩土地得到开发,芙蓉湖被逐步改造成可耕田,圩田面积不断扩大,水面不断缩小,到今天已消失殆尽,只留下诸多文字记载和地名遗存。
芙蓉湖的消失,与历代泄水造田直接相关。古代无锡,多发水患,芙蓉湖的治理成为历代地方官的头等要事。早在战国时期,楚国春申君封在江东,即开始治理芙蓉湖,“治以为陂”(河岸),“立无锡塘”,京杭大运河无锡段别称“塘河”,即出于此。无锡地名中的上塘、下塘也有不少与此相关。汉代时无锡县的北门,也叫莲蓉门。东晋元帝时,晋陵内史张阖曾泄芙蓉湖水入五泻河,注入太湖。五泻河即今白荡圩。张阖在其任上希望将芙蓉湖改造为圩田,因财力有限未能实现。南朝宋元嘉年间,在五牧之南和安阳山之北构筑了阳湖堰,得良田数百顷。唐贞观三年,又在北门筑莲蓉桥,莲蓉桥也为无锡最古老的桥之一。
北宋元祐年间,又筑莲蓉闸,并筑堰泄水为田。绍圣时,两浙转运副使毛渐开挖莲蓉河,引水入长江,芙蓉湖水位再降,百姓又开垦出一批良田。至明宣德年间,江南巡抚周忱,率众上筑溧阳东坝,下开江阴黄田港,外泄湖水,又在芙蓉湖西部筑堤修成芙蓉圩、杨家圩,得圩田10.8万亩(折合平田7万余亩)。由此,芙蓉湖不断缩小,明代时湖面“东西亦五、六十里”,面积只剩100平方公里左右。清代时,芙蓉湖缩小成仅20多平方公里的小湖圩。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后,芙蓉湖逐渐被彻底围垦造田,绿洲无存。
现在,芙蓉湖只留下数十片圩田,被称为“芙蓉圩”,20世纪尚存的东西两片水域(西湖在玉祁,东湖在前洲)是早年芙蓉湖的中心湖区,曾经满植荷花,芙蓉飘香,而今也已经消失于城市开发的烟尘之中。但前洲仍有“浮舟”“前舟”的村名留存,今“前洲”之镇名也是由“前舟”而来。原芙蓉湖的区域内,还有许多带有“宕”“墩”“尖”字样的地名,隐隐透露出与芙蓉湖的那一段前世因缘。
如玉祁的唐家宕、郑家宕、印家宕、邬家宕、施家宕、魏家宕、徐家宕等。“宕”与“荡”同音、同义,意为浅水的湖荡。因芙蓉湖水面不断缩小,水位不断降低,一些“墩”和“尖”便浮出水面。“墩”“尖”都是凸起于运河中的小岛,如无锡老北门外的江尖、南尖、北尖、小尖、双河尖,其身世都与芙蓉湖有关。传说,战国时春申君黄歇在此治理芙蓉湖,湖水降低之后惠山脚下有礁石凸现,后人为纪念黄歇将此礁命名为“黄埠墩”。古代的芙蓉湖烟波浩渺,水面与北门外的运河相连,江尖渚即芙蓉湖中的一个渚岛,古称芙蓉尖、蓉湖尖。
明代周忱再度治理芙蓉湖,水势缩小,江尖渚上的民居渐多。清代,渚上开设了大批陶器店,到处堆满缸甏,因此被百姓称为“缸尖渚”,后经方言演变,谐称“江尖渚”,简称“江尖”。玉祁的凤埠墩(即玉祁大墩)、东北塘的芙蓉山,原先也都是芙蓉湖中的小岛,皆因水落而变成陆地。此外,武进境内的芙蓉镇,无锡的蓉湖庄,也都得名于芙蓉湖。
至清初时,黄埠墩至惠山尚余十里湖面,游船往返于三里桥与五里街的上河塘、下河塘之间,这段当时旅游的黄金通道,十里水道,风光优美,沿途尽享湖光山色。秦仪的《题芙蓉湖图》这样描绘芙蓉湖的景色:“风帆叶叶过沙洲,杨柳拖烟古渡头;最是蓉湖好时光,落花飞絮一登楼。”
今天,湖已消失,但诗意的芬芳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