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20版:再出发

荣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高起点建设独具特色湖湾度假胜地——

产业融合,赋能无锡滨湖旅游转型升级

  滨湖远眺

  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

  融创海世界

  从空中俯瞰,位于太湖北岸的无锡滨湖区,北倚锡惠山,南枕外太湖,内拥马山岛、蠡湖、梁溪河。沿着108公里漫长的湖岸线,滨湖所在的环太湖地带,汇聚了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3个5A级景区、5个4A级景区,1个大型主题乐园,2个省级特色小镇,2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4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成为独具湖湾特色的国家级旅游资源富集区。穿越风云历史,轻踏岁月洪涛,一代代滨湖人默默驻守着那一泓清泉般的文化记忆,恪守着激流奔涌中那一种勇立潮头的坚毅自信,坚守着那一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时光荏苒,初心永恒!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滨湖区审时度势,在高质量发展精品旅游、高品质建设美丽湖湾进程中,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旅游行业、产业复工复产,攻坚克难,同心筑梦,驰而不息。近日,从省文化和旅游厅传来喜讯,滨湖区荣膺江苏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成为无锡唯一获此殊荣的区级单位。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颁布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涉及8个方面、52项、168条,总分达1200分。

  “去年以来,我们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系统实施‘旅游+’工程,整合品牌资源,推进产业融合,提升城乡品质,反哺产品供给,稳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无锡市滨湖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林为民告诉记者,省级创建工作取得成功,是各级多年成绩积累和多方协作结出的硕果。从现在起,滨湖旅游将继续做深内涵,做足特色,做优水平,赋能旅游转型升级,创造更多第一和唯一,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力助滨湖区早日建设成为知名湖湾度假胜地。

  推进“旅游+”工程,产能集结增添新活力

  作为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策源地、吴文化重要发源地的滨湖,是全国旅游资源密度最高、旅游发展最具活力的沿湖大区之一,人文底蕴极为深厚。由古及今,苏轼、文徵明、郭沫若等无数文人墨客,驻足、流连于太湖山水之间,留下了“具区吞灭三州界,浩浩汤汤纳千派”“谁能胸贮三万顷,我欲身游七十峰”“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等壮阔诗篇。湖湾文化,成为滨湖旅游最具内涵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正全力推进的‘旅游+’工程,是产业融合的重要抓手,旅游+文化必定是首选。”滨湖文旅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深入整理、挖掘与论证,滨湖的湖湾文化主体部分已确立,可细分为太湖山水文化、灵山禅意文化、阖闾城遗址吴文化、荣巷古镇工商文化、华莱坞影视文化等。

  近年来,滨湖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至今已连续17年举办太湖山水文化旅游节和“文化滨湖”等系列活动,连续4年举办太湖影视峰会,连续两年承办江南文脉论坛。围绕“禅”字做文章,灵山拈花小镇——拈花湾客栈等住宿业态由文化酒店到特色民宿一应俱全,拈花湾“棒喝”客栈评为全国五星民宿。随着拈花小镇在长三角区域小镇群的“异军突起”,马山一跃成为参佛悟禅的心灵度假目的地。

  旅游+体育、旅游+农业、旅游+商贸……近年来,滨湖区以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环蠡湖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环太湖国际帆船拉力赛、无锡马拉松等品牌体育赛事为载体,“让世界看见滨湖”;以景观化、休闲化、旅游化思维植入农村旅游产品,建成和平、古竹、云居西村3家四星级乡村旅游区,开发出马山杨梅、无锡毫茶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持续打造、不断改善湖滨商业街、溪南公馆、荣巷历史街区、运河外滩等特色区域街容街貌,推出太湖船菜、马山十鲜、灵山素食等特色餐饮,让无锡市民与中外游客在街区“微改造”中,品味历史,感受乡愁,尽情享受旅游过程中的幸福滋味。滨湖旅游在与多个产业融合中,形成了互促互利的共赢局面,增添了新的活力。

  整合品牌资源,品牌集聚挖掘新价值

  7月18日下午,一场通过手机网络直播的“网上盛会”——无锡融创文旅城一周年系列展示活动,带给受众诸多震撼。

  2019年,通过新增旅游用地1200多亩,招引总投资达400亿元的融创文旅城项目启幕。文旅城涵盖融创乐园、水世界、雪世界、海世界、太湖秀剧场、融创茂、酒店群、酒吧街八大业态。“通过对度假、旅游、文化、商业等领域品牌资源的整合,这一重大文旅项目将原先分散的业态资源,集中整合提升为一个庞大的品牌资源包。这一规模化的成功个例,为各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长期研究无锡旅游业态发展的市经济学会一位专家如是说。据介绍,仅融创茂一地,就吸引200个品牌入驻,其中美食餐饮就超过70家。运营一年来,给无数中外家庭带去欢歌笑语,极大提高无锡旅游区域影响力的同时,融创文旅城也一跃成为一个集全业态、全天候、全客群、全方位于一身的综合休闲度假目的地。

  在产业融合的进程中,滨湖旅游积极探索“品牌在旅游中找到路,旅游在品牌中寻到根”,通过品牌集聚挖掘新价值。今年3月21日,无锡影视基地和太湖鼋头渚风景区两大品牌旅游企业联合推出“太湖赏花航线”,逢周六、周日开通往返于两大景区的游船,推出以赏樱为特色的太湖水上赏樱航线。鼋头渚每年的“樱花季”期间,也正值我市举办无锡马拉松,旅游、体育相融相促,紧扣樱花主题,成功打造出了享誉海内外的粉色“樱花马”。强强联手和跨界品牌的互融,带来的是信息共享、载体互通、客源联动,最终带来叠加效应的呈现。以“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樱花林为“主”,以无锡影视基地、马山鹿鸣谷、红沙湾等为“辅”,滨湖山水樱花成为世界各地追樱客的网红“打卡地”。鼋头渚也顺势而为,将赏花游与传统观光园林嫁接,打造夜樱公园,升级为国内著名赏樱胜地之一。

  拥抱5G科技,平台集成释放新动能

  时值炎炎大暑,记者步入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采访,迎面而至的却是一番清凉与舒适。高耸、古朴,经过改建后的原雪浪轧钢厂老厂房,与错落有致的玻璃幕墙现代建筑交相辉映。进入其间,却是一幅幅红火、热闹的场景。《明日之子4》《炙热的我们》《荣耀美少女》《未知的餐桌》等多个剧组纷至沓来,入园拍摄。据介绍,产业园目前有800多个国内外影视企业、机构,每年有一大批影视剧在此拍摄。去年园区总产出660亿元,缴纳税收6亿元。“我们已进入5G时代,旅游产业融合必须插上高科技的翅膀,才能飞得更高、更快。”陪同采访的滨湖区文旅局人士说,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还有另一个响亮的名字——无锡影都(华莱坞)。无锡影都已于去年获批江苏省电影产业创新实验区。大力发展基于数字文化的旅游产业大有可为。如今,这里的太空馆、水下影棚、民国街、明星蜡像馆等影视旅游体验项目,成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样板。

  建设湖湾度假胜地,离不开夜间旅游市场的崛起。2015年底,拈花湾小镇投入之初,就推出夜间游园活动。经过对4年多运行的数据分析,在夜间时段入园的游客数量,占据全天入园人数的六成。近日,拈花湾小镇继续进军夜间旅游市场,在微笑广场推出富含高科技的大型动态音乐雕塑水秀,结合水下舞台装置、全息数字影像屏、高流明激光投影等手法,设计出了360度沉浸观演的梦幻表演景致。表演过程中,300多架无人机翱翔在空中,用科技演绎璀璨,带给游客神奇的视觉享受。这一夜间演出,与已经三代迭代优化的夜间体验演出《禅行》相结合,成为当地夜间消费市场的一大亮点。

  与拈花湾夜游禅行相并列的滨湖精品夜游产品,在注入5G等高科技之后,平台集成释放出崭新的动能。融创文旅城实景灯光秀、融创秀场达人秀、无锡影都5D灯影秀、鼋头渚赏夜樱、梅园灯会、动物园夏夜嘉年华等,点亮夜间消费市场、滨湖“不夜城”的雏形初具。

  随着产业融合的推进,倒逼公共服务体系化建设的创新。“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提升全域旅游服务中心、智慧旅游大数据中心、线上滨湖旅游总入口、全域旅游标识系统等项目建设,以游客满意度最大化为根本目标,推动旅游公共服务与自主式休闲旅游为主体的市场需求对接。”滨湖文旅人士说,抢抓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机遇期,高举人文、品牌、科技的大旗,滨湖旅游将奏响走出华东、走向全世界的恢弘“交响曲”。 (薛中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