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39版:再出发

日均550人次冬病夏治、800人次看皮肤科、250人次约心内科、80多人挂烧伤科

这些门诊“夏季病”患者扎堆

  进入三伏天,雨水偏多,天气也渐热。记者从无锡市多家医院了解到,目前门诊量已恢复到疫情前的九成以上,一些门诊更是患者扎堆。为此,医务人员提醒患者暑期防病。

  黄女士前几天在小区散个步,回到家小腿上就奇痒,一抓就破了,到市二院皮肤科检查,原来是丘疹性荨麻疹。该科副主任朱小红介绍,该科的日均门诊量已超过800人次。今年的梅雨季长,总体比较湿,加上一些小区绿植好,跳蚤等潜伏其中袭击路人,一旦遭蚊虫叮咬,就容易导致丘疹性荨麻疹。超长梅雨季还使真菌感染患者增加。此外,天气渐热紫外线强烈,晒伤患者也不少。还有一些放暑假的学生,由于长期戴口罩出现了痤疮,因此来看痤疮的患者同样很多。

  入伏后心内科日均门诊量增长了二成,达到250人次左右。市二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徐欣介绍,不要以为夏天血压容易稳定,就忽视了心血管病的预防,天气炎热,人体散热会扩张体表血管,血液集中于体表,造成心脏大脑血液供应减少,加重心脑血管病患者的缺血缺氧反应。如有的患者天热出现了情绪不稳定,引起血管痉挛,血压升高;有的患者由于闷热,睡眠质量打折,休息不好的心血管病患者容易发病。为此,徐欣提醒,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应严格按要求服药,心血管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及辛辣刺激饮食,多食新鲜蔬果,伏天要多补充水分,不要在高温下活动,保持适当运动,避免情绪波动。

  夏季是烧烫伤高发季。江大附院烧伤科主任虞俊杰介绍,每天有80多人次的门诊量,最近每天有10多人在厨房里因煤气烫伤。不小心撞翻了热水瓶,滚烫的开水从脸上流到脖子上、身上,患者多为低龄儿童,目前仅这样的烫伤住院患者就有二三十人。还有一些高温作业人员,如在工地上被电火花灼伤。虞俊杰提醒,夏天穿着少,很容易被烫伤,热水瓶等物品一定要放好。还有天热人容易发困、精神不集中,平时干活做事一定要小心。

  进入初伏以来,冬病夏治成了热门。来自市中医医院的数据显示,今年共在呼吸科、消化科、风湿病科、儿科、治未病科等13个科室推出冬病夏治,治疗手段包括三伏贴、针灸、艾灸、督灸、隔饼灸、拔罐、刮痧、中药内服、药膳等。截至7月27日,共有近7000人次接受冬病夏治,日均超过550人次。

  (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