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39版:再出发

暑期“熊孩子”意外伤多发,爹妈当心

车祸、坠楼、骨折、误吞异物排名靠前

  近日,无锡市二院眼科门诊人流量明显增加。暑期以来,青少年成为眼科就诊的“主力军”,占了50%。(钦嫣 摄)

  暑期已经过去近两周,记者从多家医院了解到,儿童意外伤多发,排名前几位分别为:车祸、坠楼、骨折、误服。医务人员提醒,家长要格外关注孩子的暑期安全。

  无锡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日前收治了一名8岁儿童,他因为晚上在户外行走被汽车撞成全身多发伤。市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助理曹梅介绍,车祸受伤的孩子几乎每天都有,有的被汽车撞倒,有的则是被电动车碰撞。她提醒家长,出行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年龄小的孩子家长尤其要注意看管。其次是坠楼。该院重症监护室躺着两名从楼上摔下的孩子。一名14岁的女孩为了帮大人拿一件掉在楼下人家玻璃顶上的衣服,不慎摔下,导致肺挫伤、骨折。另一名五龄童从五楼摔下,幸亏有树枝、草坪等缓冲,未致命但受伤也不轻。曹梅提醒,有孩子的家庭一定要做好门窗、阳台的防护,避免孩子探出身子遭遇危险。

  市九院小儿骨科主任林伟枫介绍,该科暑假以来已收治了40多名意外伤骨折患儿,多为车祸、滑板车致伤。一名10岁的男孩不慎踢了一下电锯,造成脚踝不完全离断、胫骨骨折,接受了外支架固定及神经血管修复手术。

  无锡市儿童医院眼科副主任虞瑛青介绍,暑期眼外伤比平时翻倍,有的孩子帮家长拆快递包装,就被剪刀戳伤眼睛。除了不慎被锐器戳伤外,像车祸、跌倒、碰撞等意外伤后半个月,都要观察视神经是否受伤。

  市儿童医院消化科副主任林琼介绍,上消化道异物患儿也较多,如误吞硬币、玩具、钉子等。光滑圆钝无毒的物体进入胃中不需急诊胃镜处理,96%患儿可在1周内自行排出,超过1周未排出者每周1次X线检查动态跟踪异物位置,超过3周仍在胃内者需要胃镜检查。误吞尖锐、大而不规则异物和纽扣电池,误服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液体的患者,需要立即送医院急诊处理。林琼提醒,幼龄儿童家长要加强看护,细小物品要妥善保管,不要购买磁力珠玩具,也不能用饮料瓶装有毒有腐蚀的液体。(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