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太湖周刊

用“诗与远方”扛起流量

“纸痕之相——第二届长三角版画邀请展”开幕

  无锡惠山古镇景区寄畅园入选长三角区域“七名”国际精品线路产品系列旅游目的地,首批参与“长三角影视拍摄基地”合作,开设上海国际艺术节分会场,举办两届江南文脉论坛……无锡成为加速参与长三角文旅合作的缩影。

  近日,又一长三角文化平台在无锡“搭建”——“纸痕之相——第二届长三角版画邀请展”在无锡程及美术馆开幕。新平台很创新,这个小众艺术如何参与“诗与远方”的打造,又将如何扛起文化区域融合的流量?

  构建版画交流新平台

  为积极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加强长三角美术馆间的交流合作,让更多观众了解版画,无锡在去年举办了沪苏首届版画邀请展的基础上,今年将第二届版画邀请展的参展者扩大至沪苏浙皖四地,让“海派文化”“吴文化”“越文化”“徽文化”交流交融,让长三角地区的艺术个性更加凸显。

  作为无锡市首届文化场馆月的重头戏,这场版画人的盛会,为沪苏浙皖的版画艺术提供了交流融合的平台。卢治平的丝网版画《将错就错》、沈有福的黑白木刻《大都市》、曹俊伦的黑白木刻《忆江南》、顾志军的水印木刻《梦里水乡》、韩东的水印木刻《云烟清风》……版画展汇聚了31位长三角地区版画名家、版画教育一线的教授及部分青年版画家,集中呈现了62件令人耳目一新的版画作品,其中既有继承传统的古典之美,也有勇立潮头的时尚新意,既展现江南风情的柔美也有中西方融合的创新。

  在此次版画展中,可以看到老中青三代版画人真诚的创作态度,体会到他们贴近生活的文化自觉,感受到他们对传统的尊重、对技艺的传承,读出他们对时代的质朴情怀。展览将在程及美术馆展出至8月18日,后移至无锡市美术馆展出至9月6日。

  为什么是版画?

  “版画是一个载体,古今传承,中西合璧,江南文化如何系统梳理、推广?版画可以成为文化交流的载体。”当谈及为什么用版画这个小众的类型作为艺术交流的载体,长三角美术馆协作机制理事长、上海刘海粟美术馆馆长阮竣说,从历史沿革来看,版画的发展更加完整,没有断层,底蕴深厚。同时,版画是一种能满足当下语境的艺术,延展而来的内容与设计、生活更贴近,更相像。

  纸,承载着人类千年文明。版画艺术在技术上一直伴随着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具有印痕艺术的审美特征。版画之美,在于木刻之印痕的原始木味,在于“留黑”之墨、痕的并茂之境,在于水印之水墨的轨迹定格,在于画面构图之丰满密集或萧疏简淡……印痕在纸质的缝隙中游走,自然天成,变化万千。

  中国国家画院版画专业委员会研究员、上海油画雕塑院一级美术师卢治平说,版画形式也更利于国际化的艺术交流,“这是中西方都有发展基础的艺术,便于消除文化上的差异和隔阂,进而实现交流发展。”他告诉记者,中西方的版画艺术都致力于信仰、日常商业实用,是立足于实用之上的艺术创作,它们是真正“生活”的艺术,来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当今中国版画创作也逐渐从中西方版画传统中汲取灵感,创作出了更多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让版画焕发出新的生机。

  艺术交流之于长三角

  长三角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脉相通。无论是临江滨水的小镇风情,还是相近的饮食口味等,都令长三角地区长期以来互为文化发扬地。但不可否认,长三角一体化也面临挑战:区域内竞争日趋激烈,资源分散,个体较小,集聚效应较弱;优秀文化题材没有足够的展现载体和表达方式,难以形成合力;“文化+旅游”的融合还不足,难以整体开发。

  “通过艺术这个切入点,来找到长三角一体化的文化认同感。”阮竣说,而今,城市发展已经进入到个性化发展、差异化发展阶段,都在极力摆脱“千城一面”的状态,这就要求需要通过文化提炼精神,进而为城市增添精神内核。以艺术为媒,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可以在此基础上找到属于长三角的文化语境,然后打造各美其美的城市精神。同时,数据表明,全国大部分运作良好且有知名度的美术馆中,近一半分布在沪苏浙皖地区。加强长三角地区美术馆的馆际合作、资源共享、学术交流、展览策划、人才培训,将极大推动长三角地区美术事业的发展,促进文旅融合,为长三角的观众带来更优质的艺术享受。

  “大家不妨在这次版画展中,寻找,发现,提炼。”卢治平说。(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