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潜水器被认为是发展深海技术的引擎和集成平台,也是开展深海科学研究、资源开发的重要支撑。
在7000米载人深海潜水器“蛟龙”号立项前,我国研制过的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只有600米。从下潜几百米到6000米,美、法、日、俄4国差不多花了50年。“蛟龙”号则计划用10年时间,走完国外同行用了近60年才走完的路。
从“蛟龙”号到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再到万米载人潜水器,不到20年间,我国潜水器谱系化工程有序推进,载人深潜技术的突破也带动了我国深海科技领域全面发展。
2009年8月,历经技术攻关、设计、总装建造和水池试验,“蛟龙”号驶向大海,计划用4年时间完成7000米级海试,通过海试来验证和改进“蛟龙”号的各项性能指标。
海试4年,潜水器下潜深度不断增加,问题也不断暴露。
2012年7000米海试,为对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充分试验,潜水器拆装维修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海试,但故障解决时间较以往大大缩短,解决能力大大增强。反复试验,通过海试将可能的问题逼出来,不让它潜伏,这种严谨求实的作风也成为载人深潜精神的“魂”。
7062米,这是当时中国载人深潜纪录,也是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纪录,意味着我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8%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
随着对深海了解的深入,越来越多圈内人达成共识:向深海进军只有一个“蛟龙”号不行,要全面掌握核心技术,让谱系化的潜水器在国内得到技术、部件、运维等方方面面的支撑。
在“蛟龙”号和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研制经验基础上,2016年,全海深(万米级)载人潜水器项目正式立项。
叶聪告诉记者,即使有之前的技术基础,高压低温的深海环境给球壳焊接、浮力材料测试、锂电池质量控制、液压元件适应性等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总有人问叶聪,为什么要越潜越深?这个问题的答案,他已经重复了多次:海底蕴藏丰富的资源,而我们对太空、对月球的了解,都超过了深海。探索海洋、保护海洋、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国,都与深潜密切相关,需要借助高技术深潜装备来绘制深海“藏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