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这次是专利证书了!”上周,梨庄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潘俊松收到了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寄来的挂号信,本以为里面装着的又是一份补正通知书,没想到是一份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从去年9月的创意初现到今年的申请成功,潘俊松在班主任顾颖轶的引导下,和父亲潘际伟不断完善专利设计与申请材料。“目前爸爸正在联系给书包打样,再过不久我设计的书包就能和大家见面。”潘俊松兴奋地说。
■创意来自整理书包的日常
“大家可以把各个学科的书本和对应的练习本都放到一个文件夹里,贴上标识。”上学期开学,潘俊松的班主任顾颖轶就提醒班上学生养成整理书包的习惯。“老师的提议确实能让我们整理书包和寻找书本方便许多。但是每天整理几个文件夹再放进书包也要费不少时间,为什么书包里面不能自带分隔和标签呢?”潘俊松将这件事告诉父母后,他们就想着网购一个自带分隔袋和标签的书包,浏览许久后发现目前市场上售卖的书包中并没有此类符合预想的设计。
购买无门的潘俊松生出了自己发明一只新型书包的想法,“想到发明也是受我爸爸的影响,他大学期间也去申请过专利。”潘俊松说。大学考研时期,潘际伟每天复习到很晚,喜欢喝“营养快线”,但每次都只能喝到一个口味,于是就心生创意。“当时我发明的是一个双胞胎可乐瓶,瓶子从中间被分为两部分,可以装两种不同口味的饮料,整瓶容量不变,可以花一瓶的钱品尝到两种口味。”潘际伟说,由于还在读大学,当时专利申请下来后没有经济能力续费,就被收回了。“前年在国外出差时我发现类似的饮料瓶设计投入了使用,就想到了大学这个专利小插曲,跟孩子分享后他就记到了今天。”潘际伟笑言。
把发明书包的想法告诉顾颖轶后,她也极力支持,亲自带着潘俊松放学后到班级测量课桌以及各种书本练习册的尺寸,帮他完善书包的设计方案,不断鼓励他将发明完成。
■数次调研完善书包设计
最开始潘俊松的想法只是设计一个自带分隔袋的书包,没多久就画出了初稿。但上课时,他又发现单开口书包的不便之处。在学校想把书包塞进课桌就必须将其横放,如此取书需要将书包90度旋转拉出。针对这一问题,潘俊松发现同学为了避免麻烦,到学校后都把书本放进课桌,将空书包放在椅子后侧,如此一来座位就很受限。另外,他还发现不少同学每晚整理好书包后和早上出门前都有二次检查的习惯,需要再次拉开书包,“书包有没有可能在侧面也有开口?有没有可能不打开拉链就能检查书本整理情况?”潘俊松考虑说。
既然要发明一个帮助所有人解决麻烦的新型书包,就要把发现的问题全部解决。针对将书包与课桌“适配性”的问题,潘俊松决定将他的书包设置为顶面侧面双开口,在内置书袋的顶部和侧面都设置标签栏,这样将书包塞进课桌后,也能根据侧面标签提示取书。“在我画草图时发现一个问题,由于书包里面的分隔袋是两个开口,导致每个分隔袋有一个角没有固定,在使用过程中分隔袋的侧面拉链会撑开。”潘俊松说,和父亲探讨后,他们将书包袋的侧面拉链设计为带纽扣的拉链头,可以和书包本体进行连接,这样就有效解决了书包袋的一角无法固定的问题。另外,为了便于二次检查书包,他还在书包顶部设置了透视窗。
■几十份修改稿换来专利证书
“前前后后,孩子画了十几个版本的书包设计图,确认之后又认真拿水笔勾画了一遍。创意说明书的初稿也是他打草稿修改后亲笔誊写的。”潘际伟说,第一份专利申请寄出后,他们于今年7月收到了第一封挂号信,本以为是专利证书,没想到是一封专利局的“补正通知书”。“按照专利申请的规范,我帮他把原先手绘的示意图转化为电脑设计图,调整格式,前前后后与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人确认了许多次。”潘际伟笑言,前期设计稿和后期格式修改稿加起来估计有几十份了。
“收到专利证书时,我非常开心和激动,努力了一年终于有回报了。我很期待实体书包制作出来的那天。”潘俊松说,他对科学很感兴趣,最喜欢上科学课,在家也经常拆装家中物品,让家人既无奈又欣慰。潘俊松也分享了目前依然困扰他的问题,如写硬笔书法时由于钢笔墨囊容量小,无法长时间投入练习;白板笔及水彩笔的笔头一用力就会后缩,导致整支笔无法使用,他都想去发明和改进。“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发现问题,用发明去解决问题,我希望所有人都能顺利完成每一件事。”潘俊松说。
(韩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