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生活周刊

遏制高仿账号乱象 须重拳出击

  近日,据媒体报道,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不仅有假明星号诱惑中老年女性打赏的闹剧,还有一些高仿账号冒充政府部门、商业机构、专家名人,在网络平台上收割流量、变现套现。这些高仿账号的背后,是一条造号、养号、卖号的灰色产业链。

  高仿账号备受关注,主要源于不久前有人冒充某明星诱骗中老年妇女打赏,而这样荒诞的行为如今在各大短视频平台并不鲜见。高仿账号如此活跃,主要是因为其伪装成本低,只需要批量复制官方网站和账号,就能不断收割到流量,诱骗消费者。当下,高仿账号遍布网络,甚至在技术加持下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令人担忧。利用高仿账号实行诈骗不仅严重损害市民个人的财产安全,还会破坏网络生态环境,危害社会公共安全。

  因此,对于这些高仿账号亟须大力整治,以切实净化网络空间。一方面,各大网络平台应担起责任,建立和完善相关监督管理机制,利用技术手段及时甄别高仿账号并清理,尽量杜绝高仿账号被推送至首页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实名制监管,将网络账号实名注册的要求落到实处,及时封堵漏洞,同时针对存在的高仿账号灰色产业链要依法严厉打击。此外,广大市民对高仿账号要“零容忍”,在网络平台发现高仿账号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维护好自身权益和网络环境。

  (小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