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行业企业面临较大的生产经营压力,劳动关系领域面临新情况和新问题。为加大对特殊时期企业劳动关系处理的指导和服务,无锡市总工会于今年4月始组织全市工会组织开展以“携手防疫共克时艰,服务企业促进发展”为主题的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活动,积极帮助企业和职工更好地知晓劳动法律法规、规范企业劳动用工,确保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聚焦企业,关注职工安全保护
聚焦安全隐患问题多发企业。市及市(县)区总工会积极与人社部门密切协作,运用大数据手段,聚焦安全事故多发企业。在本次劳动法律监督活动中,对去年申报工伤事故较多的企业进行了重点监督和分析。汇总分析工伤多发的原因,从行业看,机械加工制造、冶金以及延压、建筑等行业发生工伤事故概率较大。职工在生产过程中被原材料和工具划压,发生轻微伤的碰擦事故较多;建筑领域因涉及高空和检维修作业,容易发生摔伤事故且一旦发生事故伤势较重。从企业内部看,一是部分企业人数多,员工文化程度却不高,安全操作知识和能力尚有欠缺,还有因思想麻痹、疏忽大意发生事故。二是部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少数企业不愿增加安全投入,监管力度不够,安全生产基础薄弱。
通过监督活动,市总工会向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提出改进建议,督促企业工会在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上贡献“工会力量”。一是对企业内的专兼职工会干部以及职工代表加强安全教育、抓好安全技术培训,通过他们带动其他员工提升安全责任意识,增强安全素质。二是要参与企业发生的工伤事故的调查处理,对查出的问题实现闭环管理,同时协助行政改进相关生产设备和工具存在的隐患,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从源头上减少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三是增加安全普法频率,增强职工尊法守法意识,让员工在上下班途中使用相关交通工具时能自觉佩戴好安全头盔或防护装置,遵守交通法规,保持安全车速等。
创新不止,探索新兴行业规范用工
近年来,网购的规模扩大,从业人数急剧增加,快递成为一个有举足轻重影响的新兴行业。市总工会会同新吴区总工会、江阴市总工会进行了专题调研。目前大多数快递企业在用工管理方面主要是薪酬管理存在较大隐患,员工权益难维护。从快递员的薪酬结构看,大多采用底薪加提成的形式,多揽件则多获得提成,但遇到用户给差评,收入就会大打折扣。快递行业特点又决定了快递员需要在节假日、晚间或早间配送,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就难以明确加班加点的薪酬。再是由于快递企业成本压力大,一些企业难以有利润来提升和注重员工福利及社保权益。为了回避加班待遇和社保权益问题,很多快递企业把加班薪酬等部分权益与包干提成机制结合,由员工自己投保五险一金,而较多员工常常只顾眼前经济利益而忽视长远的权益保障。从总体上看,快递行业所属企业在用工管理上,大多还缺乏规范化。
迎难而上,监督保障劳动者权益
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的监督检查活动中,发现企业在合同的签订、社会保险缴纳、工资分发放及规范规章制度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一是集体协商意识有待增强,少数企业仍有“应付交差”的现象。二是劳动合同及员工手册需进一步规范完善。主要表现在劳动合同填写不规范、部分员工入职后未立即签订劳动合同、合同中对工作地点约定不明确等;有的企业员工手册中关于劳动者未提前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合同,需支付违约金的规定不合法;有的企业还规定工伤需到指定医院治疗等。
针对问题,工会组织迎难而上,主动向企业指出并给出改进建议。市总工会还将会同各市(县)区工会组织继续关注相关问题,促进企业持续改进。
今年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活动共持续5个月,在此期间,全市各级工会合计检查用人单位1747家,(涉及机械制造、冶金加工、纺织制造、生物制药、物流服务、批发零售等多个行业)其中市总工会直接检查企业142家。全市共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285份,为企业提出整改建议568条,补签劳动合同360份,补发工资39万多元,补缴社会保险21万多元。本次活动,在监督检查帮助企业规范用工的同时,积极关注企业在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方面的举措和遇到问题,调研探索新兴行业开展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方式方法, 充分履行了工会服务企业、服务职工的宗旨,受到企业和职工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