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全市首批107个试点村农房建设建成6687户

“新江南人家”辉映乡村新面貌

  □本报记者 朱雪霞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201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农房建设作为乡村振兴重中之重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首要任务,率先在苏南地区试点推进农村住房建设,通过环境整治塑造农村新面貌,通过农房建设打造农村新形象,补齐拉长全面小康突出短板,全面提升我市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水平。

  经过两年多来的努力,我市107个农房建设试点村相继建成、实现重要突破,建成一批与田园风光相融、与江南文化相辉、与水乡风貌相映,白墙黑瓦、轻巧淡雅的“新江南人家”村落,展现出新时代无锡美丽田园乡村新面貌。截至目前,全市首批107个试点村农房建设已建成6687户,竣工率达86%以上,今年底前确保全面完成试点建设任务。

  着眼长远算好“发展账”

  “建新农房,不仅要改善乡村面貌、提升百姓居住水平,更要与拓展乡村产业发展空间、提高乡村善治水平、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合。”在新吴区鸿山街道七房桥村六房上自然村农房建设点,原来的20多家小散乱企业已经拆除,39幢新建成的农房错落有致,公共绿化、水电气等配套建设已完成大半。“明年初老百姓就能搬离老房、住上新房。”村书记周斌说。

  百姓心愿达成的背后,是街道和村对“发展账”的重新考量。2018年,鸿山街道下决心对这里进行整改。但当时两种意见相持不下:一方认为关停小企业后应整修厂房用于招租或直接出让,村集体年收入可增加数百万元;一方认为六房上自然村多数农民改善住房需求强烈,需要腾地来新建,而这里是非工业发展区,更适合新建农房。经过街道领导班子集体决策,要算好“发展账”,从群众利益出发,不能只图一时之利,加快搬迁小散乱企业,重新规划村庄发展,通过农房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在江阴月城镇双泾村农房建设点,原先散乱、陈旧的农房正逐渐转为相对集中、绿化等配套升级的新农房,一期60户农房已竣工。村书记钱芳说,这里共规划建设305户新农房、占地105亩,预计全部建成后可节约土地约40亩,村里可由此增收,从而实现强村和富民相统一。

  “由于坚持先做规划后建设,避免了建后再改、重复施工现象,试点建设才能够在今年克服疫情影响,稳步加快推进。”市住建局副局长周锡良说。建得快,配套投入也需迅速跟进。一方面,政府持续加大农村建设投入,每个试点村的公共设施配套投入近2000万元;另一方面,农房建设促进了空间布局优化,107个试点村可节约700多亩土地,为乡村产业振兴积蓄后力。

  村干部当好“领头雁”

  两年多来,广大村干部扑下身子当好“领头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发挥群众主体作用,107个试点村农房建设扎实有序推进。

  近日,锡山区安镇街道谈村农房建设最后一个工地上,几名工人正站在脚手架上进行墙面涂刷,整体工程将于近期竣工交付。“两年多来,该村建房农户从原先的30多户扩展到200多户,村书记的作用功不可没。”区住建局负责人说。

  村书记朱成平说,“农房建设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丝毫来不得半点马虎。”村里宅基地资源紧张,村委和3家机械厂就搬迁腾地近10亩,让有建设意愿的农民先建,再带动其他村民加入。

  “农房建设考量着一个村委班子为民办事的能力。”惠山区洛社镇福山村书记徐明杰说。建新未拆旧的能不能建二套房?家里子女多的,能否建二套房?……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直接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建房意愿。去年以来,他和村委班子成员多次向已建农房地区和律师请教,并通过党小组会议等方式商讨了一套操作规范,依法依规进行宅基地资格权审核,让群众建房放心舒心称心。

  两年来,我市先后就农房建设管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市农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周会办、旬督查、月通报、季观摩”机制,科学规划、精心设计,积极稳妥、扎实推进,为农房建设高效展开提供了有力指导。

  满怀真情听民声纳民意

  “农房建设注重听民声、纳民意,才能高质量推进,为做优布局、做美环境、做实产业打好基础。”市农房办有关负责人说。首批107个试点村都以自然村为单位推进农房建设,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招标、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配套,整个过程都充分听取民意,尊重农民意愿。

  七房桥村59岁村民钱建锋一开始对农房建设并不积极,甚至对新房统一代建存有疑虑。在连续两次参加“院落板凳会”后,他向村干部提了自己的想法:停车点太远不方便,能否分片就近设置停车点?没想到建议很快被美丽乡村设计师采纳了。宜兴张渚镇五洞村村民史洪春说,去年和今年村里分批新建农房,申请的人都远远超过农房数量,但没有闹出矛盾,原因就在于村集体充分听取百姓意见,除了安置户,其余通过“抓阄”方式解决,而农房是自建还是代建等由村民投票选择。

  农民们组成理事小组,从房型设计、建材选购到质量抽查、工期监督等全程参与,是此轮农房建设的亮点。惠山区洛社镇万马村民顾德新说,他作为理事小组代表经常到工地查看,看到楼梯太窄、室外空调位置未统一设置等问题及时提出,设计方能及时改进。“这体现了对民意的尊重,也让更多老百姓愿意加入建房队伍。”顾德新说。还让他高兴的是,理事小组的加入让农房建设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严格控制成本。环境好、建设质量高、成本适中,使村里建房农户由起初的105户增加到291户。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正在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建设美好家园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