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融媒 党建

基金长期投资就能赚钱? 理财经理说没这么简单

  前段时间,一则新闻冲上了热搜,一位上海阿姨在2003年的时候花了4.7万元买了一只基金,但买完基金之后就把这事给忘记了。前段时间再打开自己的账户一看,这只被遗忘了17年的基金账户总金额已经达到了137万元,翻了28倍。不少网友笑言,自己也要学阿姨买只基金,遗忘17年后一夜暴富。华泰证券资深投资理财经理张君告诉记者,那位上海阿姨的新闻只能算个案,买基金也要精挑细选。

  基金收益需要“放长线钓大鱼”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2月15日,今年3287只主动偏股基金(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接近98%取得正收益,超31%的基金年收益超过50%;基金收益率平均值为38.02%,中位值达37.27%。近两年是基金收益的“大年”,基金市场的整体回报率都很不错,2019年混合型基金平均回报32%,2020年到目前为止平均回报38%,不少市民都在基金上收益颇丰。

  张君告诉记者,在投资界有一个说法,长期投资是避免基金亏损的不二法则,投资5年以上,亏损比例和概率会大幅度减小,如果投资持有10年,几乎不会出现亏损。他认为,想要在基金投资中赚到收益,前提要具备专业的投基知识和良好的个人心态以及耐心,像上海阿姨买入后17年获得28倍收益,前提是个人有闲钱在手,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加个人运气和耐心。

  记者了解到,2010年的11月末,上证指数处于2850点左右,这个点位明显低于目前上证指数3400点。而当时的沪深300指数在3450点左右,目前的沪深300指数接近5000点。不少指数型基金在这其中就有了广阔的上涨空间。也就是说10年前如果买入了基金,相比现在是处于低位的,因此才有了上海阿姨收益暴增的新闻。

  理财经理同时提醒,正常情况下,长时间持有基金,出现亏损的概率较低,但千万要记住,长期持有并不代表买了就不动,也要时不时地回顾基金,如果出现了基金经理变动、基金回撤等情况,就要果断更换基金。

  买卖基金也要做到“心知肚明”

  在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都提到基金的投资选择并不是随意闭眼乱买一通的,投资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比如知道基金类型、基金规模、基金经理的履历、基金经理持仓情况、近三年的收益率情况、基金回撤情况等。

  对于买入基金,张君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如果是货币型基金的话就不会有亏钱的可能,货币基金主要投资的方向是货币市场工具,其安全性稳定性较高,最后的结果就是资金稳步上涨。而如果选择了债券型基金,债券基金主要投资的方向是国债、金融债和企业债,由于债券为投资人提供固定的回报和到期还本,因此收益率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指数基金是以特定的指数作为投资标的,比如沪深300、上证50等,指数基金投资者一旦买入后,其收益就会随着指数的波动而波动,如果买在了高点就有可能出现负收益的情况。不过从长远来说,只要经济继续往上发展,指数不管如何波动最终还是会向上走,只要保持足够的耐心最终大概率还是可以收获正收益的。

  业内人士建议,基金购买千万不要一次性大额买入,最好的方法是做定投,定投的原因就是摊低购买成本,制定好个人交易系统,给自己一个目标心理预期,当基金涨到30%或者50%就可以卖出。有的人想着自己的基金买入后一年或两年就翻几倍,但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是非常低的,而且也是要考验一个人的耐心和专业知识。(朱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