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友炜
老年人的童心,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乐观天真的心态,是身体保鲜的源泉。
我们新村有个66岁的退休女职工,小名叫梅梅,看上去与实际年龄相差十来岁。她很活跃,讲话嗲嗲的,穿着也时尚,且能歌善舞。六月的一个星期天早晨,她拉着上小学五年级的外孙女在运河边散步,边溜达边哼起了老儿歌:六月里花儿香,六月里好风光,“六一”儿童节,歌儿到处唱……外孙女边听边问外婆:“现在你还记得小时候唱的儿歌?”“当然记得,我能唱好多儿歌哩,我一唱起儿歌,就回到了儿童时代……”梅梅说。
梅梅爱看升国旗。上小学时,她因表现好,还当过升国旗的旗手哩!她女儿上小学后,每每早上送女儿上学,她总要在校门口观看学校升国旗仪式。今年国庆长假后的头一天早晨,梅梅送外孙女去上学,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梅梅目不转睛地盯着看,与同学们一起向国旗行注目礼。她心潮澎湃,浮想联翩……瞬间,她想起了“昨天”,自己也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如今外孙女都快上中学了,自己头上也有了白发。想到这些,她默默地说:“年龄增长不可抗拒,但我还有一颗童心。这颗童心要时常萌发它、保持它。”
童心在,自信在。梅梅自己觉得又回到了孩提时光。 她每天曲不离口,舞不离步,隔三岔五和小姐妹聚餐、旅游、摄影,还常自制“美篇”,发朋友圈,快乐自己,也与他人分享。
孩提时,父母教我们“看图识字”,如今成了耄耋老人,一些习惯仿佛又逐渐回归童年时代。顺应此特征,我们退休党支部适时开展《看图说话》征文活动,引导老人们用自己拍摄的照片,读图说图,并在“线上”发表,在自我欣赏、自娱自乐的同时,让更多的老人欣赏。
这一活动吸引了退休党员们的热切关注和积极参与。小到51岁、大到87岁的支部成员,纷纷走到户外,用相机和手机抓拍精彩瞬间,速写图中故事。在一百天中,老人们共创作图文88组,其中图片450多幅,短文88篇,内容涉及文化、教育、卫生、旅游、交通、金融、社区等方面。此活动得到了单位领导和市主管部门领导的肯定。更重要的是,老人们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忘掉了年龄,焕发了活力。
儿童,爱玩。“老顽童”更爱玩,有的还“玩”出高水平哩!退休党员嘉嘉,住疗养院多年,他胸怀“童心”,在病房里自己设计趣味游戏,寻找乐趣。有一天他发现活动室有一套木棍插板,3块大小不同的插板上各有十多个凹槽,配有红红绿绿的小木棍,本来是让手指不灵活的人康复训练所用,但长期无人问津。他突发奇想,设计出“红方绿方争夺阵地”“木棍叠罗汉”“稳坐钓鱼台”等系列游戏,疗养院的老人觉得很好玩,既可以训练手、眼、脑并用的技巧,又可以竞技比赛。嘉嘉在和老伙伴们猜拳、搭木棍、摆设毛绒小动物的过程中,一下子回到了“小辰光”,变成“老小”了。2017年重阳节,这款“木棍游戏系列”荣获全国首届乐龄游戏创意大赛最佳长者参与奖,嘉嘉应邀赴京参加颁奖典礼,并代表老年获奖者上台演讲,博得全场掌声。
如果老人在历经人情冷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依然对生活保持着热爱,那他们离幸福最近,自然也会显得年轻。只要“童心”不老,风景总在前方,永远活得漂亮。